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的环保故事|防控机动车污染 守护一方蓝天
首页> 科普频道> 我的环保故事 > 正文

我的环保故事|防控机动车污染 守护一方蓝天

来源:光明网2021-10-15 17: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多样世界,生生不息”相约COP15系列宣传活动

  编者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守护好生态环境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在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背后,有这样一群“最美”的人,他们为美丽中国建设默默付出不求回报,顶住异样的眼光只为守护一片净土,他们就是基层环保志愿者。

  为此,《我的环保故事》从2021年度“‘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先进典型中,遴选出5名环保志愿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中,共建美丽中国。

我的环保故事|防控机动车污染 守护一方蓝天

  本期环保故事讲述人:张玉泉(甘肃省机动车环保检测行业协会会长)

我的环保故事|防控机动车污染 守护一方蓝天

  我是甘肃省机动车环保检测行业协会会长张玉泉。

  出于对环保工作的热爱和对机动车污染防治事业的向往,2013年我毅然投身机动车污染防治事业,也是怀着对环保事业的追求和理想。经过多方的努力,我自筹资金建立了甘肃省机动车环保检测行业协会,以机动车污染防控为自己奋斗的事业。

  甘肃省机动车环保检测行业协会在成立之初,全甘肃省只有23家机动车环检机构,从业人员约700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和货运量急剧增加,有的地方检验机构已经负担不起车辆的检测的任务。

  所以在协会成立之初我们也是人手比较少,工作多,我也顾不上照顾家庭和年幼的孩子,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周末和休息,带领行业内的资深专家深入企业现场调查研究,足迹遍布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行程30万公里,平均日行百余里,日夜兼程奔赴在咱们机动车环保检测第一线,了解掌握了检测设备的使用情况。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协调,帮助解决我们协会和这些企业,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关系,也为企业和政府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桥梁。那么帮助甘肃省的机动车环保检测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在我们的不断努力和带领下大家克服困难,开拓创新,不懈地去奋斗,目前机动车环检机构已经发展壮大到了215家,从业人员也近6000人。

我的环保故事|防控机动车污染 守护一方蓝天

  我们还参与起草了甘肃省在用机动车排放检验的地方标准,而且在2015年至2019年新国标执行之前,一直都使用甘肃省在用机动车的地方标准进行排气检验,为有效筛查甘肃省排放不达标车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机动车污染防治专项维修治理领域,我们也制定了团体标准,对站点提出了技术条件的要求。同时我们还参与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技术改革、政策、发展规划的制定,为解决机动车辆检测诊断,还有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检测及防治,包括监管方面存在的这些不足,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个环保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还经常组织各类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行业,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机动车污染,从而激发公众共同保护美好家园的意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继续前行,永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路上做好环保公益事业,为建设美丽甘肃、美好家园奉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监 

战 钊

策 划

宋雅娟 张佳兴

编 导

张佳兴 蔡 琳

摄 像

肖春芳

出 品

@生态环境部 光明网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