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城水共治共荣 让广州迈向世界名城
首页> 科普频道> 要闻 > 正文

城水共治共荣 让广州迈向世界名城

来源:南方日报2021-09-10 16:1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珠江岸线是广州的重要资源,沿岸地区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包括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在内的更大范围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势在必行。

  日前,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十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要全力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打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本期观点我们继续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主持人:周甫琦

城水共治共荣 让广州迈向世界名城

  珠江,因历史上广州城南河面上一块形如巨珠的海珠石而得名,民间传统所指的珠江是流经广州市区,由虎门出海的河段,空间上大约始于市区北面的石门到东面的黄埔港,全长约70公里。但宏观上的珠江是包括西江、北江、东江的“三江”总称,是水系的地理概念。珠江流域覆盖滇、黔、桂、粤、湘、赣等省区、港澳地区及越南东北部,面积45万余平方公里,是中国南方的代表性地区。珠江三角洲作为三江入海的河口水网地区,则是中国南方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三江汇流之地的广州,既连接内陆的东西南北,更联通海洋的全球各地,地理位置之优越、经济腹地之广袤、人文历史之深厚,是珠江作为广州母亲河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珠江与广州,是历史与未来的时空融合,是人文与自然的交相辉映。古人在珠江北岸向阳的台地上择址建城,在云山珠水的格局上理水营城,广州依水而安、因水得兴。沧海桑田的鱼米之乡,务实包容的岭南精神,开放拓新的商贸门户,出新出彩的活力都市,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国家中心城市,以珠江为母亲河,城与江相依相拥、共生共荣,城因江而蕴含浓郁的优雅气息与美丽品质。广州作为名城的气质,因为珠江而具有灵气,广州人,因为珠江而具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城水共治,还河流以生命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广州提出全面推进珠江沿岸区域高质量发展,除了传统黄金岸线的荔湾、越秀、天河之外,白云、海珠、黄埔、番禺等区提出的以世界级滨水区标准建设珠江沿岸区域。“十四五”开局的亮点纷呈,既是与时俱进的一种积极响应,更是城水关系的一轮深刻演进,是广州城市发展建设再次投向母亲河怀抱的承诺,也是广州践行高质量发展,老城市新活力的一次集结令。

  高质量发展,是切实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与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过去数十年快速发展问题的反思,实际上就是倒逼城市发展价值观的全面转型。对于珠江沿岸发展提升而言,急需从城水分治走向城水共治。

  在对待珠江及其支流水环境时,不应仅用“填、挡、防、排”等手段,还应当留足“水”自由流动和循环的空间,更包容地接纳水在城市中的各种自然存在,更积极地支持人在水畔的多样亲水性体验,让“水”真正释放全面的生态、文化、经济、社会价值。以“河道再自然化”“河岸亲水化”为目标,以城市生命基础设施的理念改变城市防洪排涝的工程概念,严格约束减少自然水面或过度开挖景观湖面的行为,强调在水系安全基础上实现生态韧性、环境友好、生活舒适、景观优美等综合性的城水共生目标,并依此建立涉水管理部门的共同价值观,协同水污染治理、水韧性提升、水生态修复与水景观宜人、水文化育人、水经济兴城等各项工作,通过“城水共治”的治理能力提升来实现珠江母亲河与广州城市的高质量生命共同体。

  城水共荣,圆城市以梦想

  城水关系本质是人水关系,变的是人对水的利用、干预、改变能力,不变的是人对水的生理依赖、心理归属和情感向往。城水关系的更深层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反映出人类从敬畏自然、改造自然,再回到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的价值观转变过程。水系生态环境作为连通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键脉络,是实现高质量城市发展目标的关键要素。让城市真正智慧地用水、治水和理水,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过程均需要建立明确的自然生态价值优先观。城,与水共优,更加谦卑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更加明智的制度创新与技术革新,才能持续坚定地走向“城水共荣”的人水关系。

  广州拥珠江而生而兴而辉煌而自豪,珠江两岸空间将继续为推动整个广州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在城区既有的“三个十公里”珠江黄金岸线段,重点是提升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和连续性,改善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和舒适性,组织滨水游憩系统和连续慢行系统,营造可亲可近的城市水岸空间,进一步通过滨水建成遗产保护与活化更新来丰富与创新滨水公共文化,举办涉水文化节事与活动,挖掘城市水文化潜在精神价值,提升“城水共荣”的市民认同感。

  在上游段,建立珠江西航道与白云山的山水生态廊道是值得期待的。自白云山摩星岭,向西连通白云新城、白云枢纽至广州西岸,以历史水系修复和蓝绿生态廊道的建设,丰富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意象;在中游段,最具价值的无疑是海珠岛的江中岛营造。海珠是个位于珠江内外航道之间的岛,沥滘的海珠创新湾是广州传统中轴线再次与珠江水道相遇的城市门户节点,同时,海珠岛本身用有相当数量的河涌,在东南部还有江中岛链的连续湿地生态,具有极为丰富的城水关系类型,也是江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构成;在下游段,自黄埔、番禺到南沙的出海水道让人充满无限想象。这里彰显了广州沿江向海的城市生态格局,更大尺度的区域生态景观以及极具意义的生态多样性,是广州在大湾区时代圆梦新城的战略所在。

  人们来到城市,以更高密度的聚集和更高强度的交互,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共同谱写更自豪的城市梦想。大湾区时代,珠江与生活在广州的人们,人水关系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城水共荣的城市文明培育,实现广州迈向世界名城的梦想。

  本文转载自《南方日报》2021年09月10日。

  作者: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 “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