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态优先,绿了黄河岸
首页> 科普频道> 要闻 > 正文

生态优先,绿了黄河岸

来源:科技日报2020-05-29 09: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托克托县沿黄生态走廊建设工程鸟瞰图 马斌摄

  习近平总书记5月12日在山西考察时所作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文章”。

  在紧邻山西省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切实落实总书记相关指示的行动一直处于进行时。2019年,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在原有生态治理的基础上,启动了沿黄生态走廊建设工程,致力于做好保护、治理、发展三篇新文章。一年多来,托克托县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保护了母亲河,更助推了乡村振兴。该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兴旺,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走出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之路。

  保基础,让绿色成为主色调

  在托克托县,黄河从这里环城而过。该县的河口镇内,“黄河中下游分界”的界碑屹立在河边,十分醒目。作为母亲河治理的要冲要塞,托克托县的黄河生态治理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变化太大了,与我小时候的记忆真是天差地别。”离开家乡十多年的李成林,指着绿树成荫的黄河岸堤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驱车行走在黄河岸边,不论是山坡、河岸,还是村庄、堤坝,处处都能看到一排排行道树、一片片防护林和正在开花的经济林。

  记者在托克托县河口管委会郝家窑村看到,坡下不远处是静静流淌的黄河,坡上是集中连片的生态林,沿路绿树开道,周围已经形成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据河口管委会干部介绍,这里从前是荒坡、沙滩、碱地,现在全部种上了树,共有5000多亩。

  黄河托克托县段全长37.5公里,既是沿黄一带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沿黄生态走廊建设的重点区域。据了解,沿黄生态走廊建设工程规划实施造林总面积7.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工程4.6万亩,退化林修复工程1.8万亩,景区及景区周边景观提升工程1万亩。2019年,已经实施的一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1万亩。

  经过一年的生长,这些种植的生态林已初步形成一道景观,为黄河沿岸披上了绿装。

  “要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首先要在保护上做文章。正如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那样,‘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托克托县政府副县长刘志强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实行了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划定了3.3公里沿黄生态保护区,推行了河长制、湖长制,严格执行24小时入黄水质监管;在加强天然林保护的同时,我们启动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为生态保护进一步增加了可靠保证。”

  强手段,让创新助力节水治理

  “建设好沿黄生态走廊,做好节水治水的文章是关键。”刘志强强调。

  多年来,全县大力推广节水技术,累计投入5.1亿元,实施了麻地壕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衬砌各类渠道180公里,建设各类建筑物610座。灌区水利用系数由过去的30%,提高到现在的57%。在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和再生水循环利用的同时,全县积极倡导全社会节水行动,努力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逐步形成了“节水治水”的发展思想。

  说到水治理,刘志强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我们谁也不会忘记,2017年、2018年、2019年,总书记连续三年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求内蒙古一定要做好‘一湖两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托克托县受母亲河惠泽,做好境内水治理,不仅事关当地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关乎整个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大局。”

  定目标,让发展走上快车道

  “启动实施沿黄生态走廊建设工程,目的不仅是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保护母亲河,更是要助推乡村振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兴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托克托县政府副县长石利君表示。

  高科技无土栽培区、采摘乐园、儿童乐园、黄河梦幻水世界、户外拓展基地、烧烤区、垂钓园……在托克托县嘉丰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区,时时处处可以看到游人如织、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

  “黄河边风景好,人们周末来看黄河,顺便来农家吃顿饭。我最早做农家乐的想法就是这么产生的,咱们本地有辣椒、葡萄、炖鱼,完全拿得出手。”郝家窑村村民郝争平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黄河边开农家乐的初衷。

  如今,黄河一遛湾(地名)已经成为周边人们周末旅游休闲的打卡之地,一遛湾的核心区郝家窑村开有65家农家乐,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6万元,可谓是依黄河而发展,依黄河而富裕。

  作为当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型示范区,这里已经打造出以特色蔬菜、园林花卉、优质水果、旅游观光为依托,以“农游一体、综合开发;科技支撑、优质高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导向,坚持“绿野黄河生态休闲农庄”的高效现代示范农业园区。

  “下一步,园区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集散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全面构建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生产加工物流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嘉丰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表示。

  托克托县政府副县长卢玉忠告诉记者:“做好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要做的第三篇文章。要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等特色农业种植,重点发展文化旅游这个朝阳产业。我们在黄河沿线建成了神泉生态景区、黄河玻璃观景平台、黄河麦野谷、黄河梦幻水世界等一批彰显黄河魅力的景区景点,有力地拉动了全县旅游经济发展。2019年,全县旅游收入已经超过1亿元。”(张景阳)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津兴城际铁路迎暑运客流高峰

  • 沪台中学生才艺交流专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区,“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令人眼前一亮。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拍摄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
2024-07-05 09:00
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7-05 09:00
根据新路线图,ITER规划目标保持不变,但氘-氚聚变实验阶段开始时间将推迟到2039年,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达50亿欧元。
2024-07-05 08:59
7月4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近一年来,广西发现新物种48个。不断发现新物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拓展了新空间。
2024-07-05 08:57
最终,“智慧应县木塔”体验应用还原复刻木塔一至五层五大探索场景,实现了模拟登塔、艺术还原、古今融合等突破。
2024-07-05 08:55
一件出土于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的人肋骨化石,将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时间从距今约5.5万年刷新至距今约4万年。该研究由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同主导,
2024-07-05 06:3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2024-07-05 06:35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2024-07-04 20:26
7月1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储存环完成全环真空闭环,标志着储存环全环贯通,进入联调阶段。
2024-07-04 08:11
据介绍,嫦娥七号任务已经遴选了6台国际载荷;嫦娥八号任务向国际社会提供约200公斤的载荷搭载空间,已收到30余份合作申请。
2024-07-04 08:11
自黄河站2004年建站以来,中国科研人员持续监测北极环境变化,收集冰川、陆地生态、海洋生态、空间物理等方面的数据。
2024-07-04 08:10
专家提醒,对于一些气道高敏、有哮喘病史的孩子,这类刺激性气体可能会诱发气道痉挛,引发哮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急性肺水肿。
2024-07-04 08:07
连日来,我国北方持续受到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影响。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等地接连出现了40℃至43.3℃的极端高温,同时,我国山东、河北、天津、江苏等地的2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也突破了6月上旬的极值
2024-07-04 06:35
“极地”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2024-07-04 06: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日消息,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80后”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4-07-03 04:45
智能检测、智慧监管、可视化粮库……粮食储备,越来越智慧化。
2024-07-03 10:24
“野外踏青也可点外卖,几分钟就能送到!”在四川成都彭州市郊外山区深处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谭晓雪打开“送吧空运”手机小程序,点了一杯咖啡。不到十分钟,一架无人机稳稳降落在面前的平台,打开货箱,一杯咖啡安放其中。
2024-07-03 04:45
近期,运动状态下的心源性猝死引发关注。专家提醒,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人人都应该掌握。
2024-07-03 10:25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4日开幕,今年大会出现不少“新面孔”,大模型带动下的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市场上找到落地方案。
2024-07-03 10:24
该同传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正来自于不久前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2024-07-02 08: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