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杭锦后旗:科学防沙治沙 打造系统治理样板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杭锦后旗:科学防沙治沙 打造系统治理样板

来源:光明网2024-06-24 11:24

  杭锦后旗地处阴山南麓、黄河北岸、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紧靠河套平原,生态要素齐全。境内有乌兰布和沙漠64万亩,占全旗面积的24.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杭锦后旗通过开挖总干渠总排干等灌排体系、带动群众自发治理低矮平缓沙丘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防沙治沙,已治理51.6万亩。

杭锦后旗:科学防沙治沙 打造系统治理样板

  2024年,杭锦后旗立足资源禀赋,科学选择生态治理模式,针对性地提出“一体化综合治理、全要素效益提升”治理理念,稳步推进“ 三北”工程建设。太阳庙农场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示范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今年完成治理5.69万亩,计划到2026年完成全部12.4万亩的治理任务,全力打造系统治理样板。

  沿山防沙。在阴山南麓和沙区上风口营造15公里长、2公里宽的防风固沙林带,阻止巴音温都尔沙漠越过阴山与乌兰布和沙漠“握手”,阻隔风沙侵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河套平原。节水固沙。大力发展引黄滴灌,全旗63%的耕地实现引黄滴灌,农业节水2亿立方米,节下的水用于生态建设。依托河湖长制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通过沟渠清淤、铺设管道,植被恢复等方式,治理小流域面积9万亩,实现地表水持续保持在Ⅳ类以上。以林阻沙。因地制宜开展防沙治沙。一方面,在迎风坡压草方格沙障,种植梭梭、四翅滨藜;在丘间低地栽植柠条、沙枣、红柳等灌木;在平缓沙地栽植经济林,间种中草药。另一方面,对过去“ 三北”工程建设的48公里退化防沙林带进行修复。通过“前挡后拉中间治”治理办法,防止沙漠东侵,保护河套平原。护田挡沙。发挥粮食生产功能区作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行“渠林路田”防护林模式,把树种在渠和路中间,林随路走、林随渠行,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大于85%,减少林木胁地、遮荫等影响,改善农田小气候,保障粮食高产稳产。

  保湖润沙。治理区内有屠申泽、沙海湖等湿地1.8万亩,通过以湖治沙,在湿地周边营造防护林等措施,有效阻挡了风沙,确保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功能持续稳定,也为该区域生态治理和农牧民生活提供水源。同时充分利用“湖润沙、沙拥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2023年接待游客约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500万元。

  增草锁沙。对治理区1.19万亩草原加强保护修复,采取禁牧休养、免耕补播等措施,栽植杨柴、柠条等灌木,增加沙区林草植被。发展舍饲畜牧业,改变传统畜牧方式,巩固提升天然草原生态功能。产业治沙。采取“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实施30万千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生态治理3.87万亩。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在沙下低地种植了大果沙枣、早酥梨等树种,林下间种了防风、射干、黄芪等13种中药材。下一步,新种植的梭梭接种肉苁蓉,鼓励周边群众承包经营管理,在产业治沙中获得长期收益。

  目前,杭锦后旗出动各类机械1800余台,出动1.1万余人次,完成乔木造林0.2万亩、灌木造林4.45万亩、工程固沙4.5万亩。(蔺鑫)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