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月22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的2024年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取得新突破,重大原创性发现不断涌现。全院发表SCIEI收录论文4681篇,以第一署名单位在《细胞》和《科学》期刊发表论文3篇。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介绍,中国农科院成功绘制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二维图谱;构建首个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泛基因组;发现玉米籽粒铁转运分子开关,为解决铁等微量元素缺乏问题及培育富铁作物品种提供理论支撑;阐释了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宿主适应性机理;揭示了大气水汽压差增加导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饱和现象等。
“中国农科院研发成功全球首个禽流感三价DNA疫苗,自主研发的猫三联疫苗打破国外垄断;自主培育的华西牛新品种近三年市场推广占比达17.8%,中新、中畜白羽肉鸭等市场占有率总和达40%,国产白羽肉鸡品种市场占有率提升到25.1%,有力支撑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吴孔明说。
2023年,中国农科院还创制了一批重大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增国家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8个、省级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2个、家畜新品种(系)1个,获新农药、新饲料、新兽药等证书6个。
吴孔明指出,2024年,中国农科院将强化应用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跃升计划”,明确聚焦重大科技任务的创新工程使用导向,健全完善创新工程团队制、任务制和稳定支持有机结合的实施机制,引导创新团队和科研人才积极参与重大任务。具体而言,即细化六大领域具体行动,力争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强化种子创新攻关。围绕支撑主粮和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加强高产优质水稻小麦、抗虫耐逆高产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短生育期油菜等作物新品种研发与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围绕畜禽国产化替代,加快提升生猪等畜禽种源市场竞争力。
强化耕地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围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统筹推进盐碱地分级改造、黑土地退化阻控科技创新攻关,定向培育耕地健康功能,切实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和粮食产能。
强化农机装备补短板。围绕全程全面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绿色生产,聚焦戈壁设施农业、大田智能化作业、丘陵山地农机装备、粮食智能保质烘储等研发新型智能装备。
强化农业生物安全治理。围绕提升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能力,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等人兽共患病、蔬菜蓟马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小麦茎基腐病等新发突发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与绿色治理,研究应对生物抗药性。
强化农业绿色低碳技术供给。围绕投入品减量增效和生态低碳农业,加快新型绿色投入品创制,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构建减排固碳技术模式,助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强化乡村发展支撑。开展粮食产能持续提升战略研究,探索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创新集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技术模式,加强乡村规划、乡村治理体系、数字治理技术应用等“软条件”研究。(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