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4-10 03:15

  【专家点评】

  作者:王邵军(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农以地为本。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强调“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部署。

  对于人多地少的我国来说,国情农情决定了我们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就必须紧紧抓住耕地这个要害,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保障粮食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是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齐全、高产稳产、生态良好,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高等级基本农田,对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通过土地整合、水源治理、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以及增施有机肥、建设排灌沟渠、完善农村机耕道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为统一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展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区域品牌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助于农业转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酸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规划设计,在土地利用上更加科学合理,强化土地保育意识和环保观念,通过良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通过集中连片开展耕地田块合并、平整、改造,建成便于机械下田耕作的标准化农田,能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同时,有助于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向现代化、专业化和品牌化转型,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村集体增收、农民共同富裕。

  在实践中,高标准农田建设也面临着一定困难。一是我国农地资源分布零散,长期以来农户形成了各自分散经营的传统;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需求较大,地方政府和企业在项目实施中易出现财政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情况;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后期管护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对此,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统一规划,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年)》,部署阶段性区域性建设目标任务,明确年度任务和等级质量规范标准,利用农田信息平台对项目信息、资金信息等进行填报,将农田工作计划和生产数据进行统一储存和管理,方便农业生产管理部门查看和追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立体化”管理。

  严格考核,健全监督管护“两条腿”。不仅要完善农田设施的管护制度,还要把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良田良用。一方面,建立健全农田管护的规章制度,确保管护制度依法制定、机制长久、简单实用、保障有效,明确农田的产权归属和责任主体,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管护水平。另一方面,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完善主产区的种粮激励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经营主体将高标准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发挥农户的智慧和力量,提升经营主体、专业人员和专业社会组织管护能力和水平,使其在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中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保障资金,多元化拓展资金筹措渠道。一是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支农惠农优先实施项目,适当提高建设补助标准,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二是鼓励各方主体参与农田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引导农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筹资投入农田建设;三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市场化投资和社会资本介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外,还需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规范性,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龙军、禹爱华、赵嘉伟、王建宏、张文攀、高建进、苏雁、李晓东、周洪双、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汤革新、杨云杰、邱春静、顾爱东)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0日 07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