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聚:培育设施蔬菜种植大户,推进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农业农村频道> 三农看点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聚:培育设施蔬菜种植大户,推进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3-03-06 10:35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2023年中央1号文件将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任务。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41%,其中30%是设施生产,设施蔬菜产业为保障“菜篮子”稳定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李宝聚提交了关于推进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聚:培育设施蔬菜种植大户,推进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大而不强,资源利用不充分、单产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优,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亟待提升。

  为此,李宝聚建议,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以优化设施蔬菜布局、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以推进技术装备升级、强化科技支撑为抓手,推动设施蔬菜向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构建现代化设施蔬菜发展新格局。

  一是科学规划引导,着力优化设施蔬菜布局。制定现代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设施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对传统设施蔬菜优势区进行改造提升,拓展戈壁、沙漠、盐碱地等非耕地设施。

  二是聚焦结构装备,着力推进设施提档升级,提高土地利用率。按照效益优先、适度领先的原则,制定发布分区域、标准化设施类型及建造规范,引导各地加快设施改造升级。通过改造、新建,增加具有周年稳定生产能力的棚室类型比例,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设施环境监控、水肥精准供给、病虫监测防控等装备研发与推广,提升设施蔬菜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设立现代设施蔬菜提升专项,着力提升生产科技水平。加强种源攻关和专用品种培育,加快生物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创制耐低温弱光、抗病抗早衰的新种源,培育一批番茄、辣椒、茄子、水果黄瓜等高品质设施专用新品种。加强水肥精准管理技术研究、土壤连作障碍治理和病虫绿色防控,普及绿色防控技术等。推进机械化生产,加快设施专用小型机具的研发,形成农机农艺融合的轻简栽培模式,推动“机器换人”,降低设施生产的劳动强度。

  四是培育新型主体,着力提高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培育一批规模适度、带动能力强的设施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在设施蔬菜集中产区,支持建设采后加工设施,推动净菜上市,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五是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市场信心,提高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文物局通报重要考古成果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