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基因故事动画⑩基因编辑:人类战胜顽疾的“终极武器”?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基因故事 > 正文

基因故事动画⑩基因编辑:人类战胜顽疾的“终极武器”?

来源:光明网2020-10-08 09: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10月7日揭晓,法国生物化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美国生物学家珍妮弗·道德纳(Jennifer Doudna)因对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贡献,摘得该奖项。什么是基因编辑?它又将为人类疾病治愈、动植物研究等带来哪些巨大影响?

  2015年6月,英国伦敦一名患白血病的1岁大女婴的生命进入最后几个月的倒计时。面对传统疗法已经失效的情况,医生们尝试将基因编辑过的血液细胞注入她体内,没想到竟然成功消灭了癌魔,创造了世界首例婴儿白血病的治疗奇迹。这次突破令人对基因编辑这一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更加充满期待。

基因故事动画⑩基因编辑:人类战胜顽疾的“终极武器”?

  基因编辑,简而言之,就是对特定DNA片段进行人为的修饰。目前最流行的就是CRISPR/Cas9技术,它可以让基因编辑的过程如同我们在电脑上剪切、复制、粘贴资料一样简单。

  从微生物、植物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DNA蕴含在每个生物体的细胞中,它们犹如一本使用手册,精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每一个生命特征和活动。比如,基因决定了人眼睛的颜色,并对身高产生一定影响。

基因故事动画⑩基因编辑:人类战胜顽疾的“终极武器”?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DNA进行微观改变,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变化。如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动植物表现,像农作物产量更高,家畜瘦肉率更高,蔬果保质期更长、口感更好等等,从而实现对动植物的性状改良,培育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也可以构建一些具有遗传性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在复活灭绝物种方面,通过相关DNA复活的灭绝物种,将有助于生物学家的研究;而最受关注的应该是利用基因编辑进行基因治疗和药物研发。

基因故事动画⑩基因编辑:人类战胜顽疾的“终极武器”?

  比如,在艾滋病感染过程中,HIV病毒以CD4+T细胞为目标发动猛烈攻击。CD4+T细胞是人类免疫系统重要的“守军”,一旦被病毒干掉,人体就会丧失免疫功能。不过,病毒必须首先找到细胞表面叫作CCR5或CXCR4的受体,才能够对CD4+T细胞发动进攻。如果通过基因编辑敲除这两个受体,病毒无法找到进攻的“入口”,也就难以发动攻击了。

  但类似CRISPR/Cas9等技术在基因编辑过程中也有可能出错,敲掉其他关键基因。这有可能引发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疾病隐患。而且,该步骤无法“撤销”,基因一旦被敲除就不能恢复。

基因故事动画⑩基因编辑:人类战胜顽疾的“终极武器”?

  对基因编辑来说,改变DNA的能力也带来了许多担忧和社会伦理问题,比如“基因编辑婴儿”。所以,当下最重要的还是保障安全性,并得到大众认可,如此才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联合出品:中国农学会 光明网

  科学顾问:金芜军

  策  划:冯桂真 廖丹凤 张 楠 王长海

  统  筹:战 钊 宋雅娟 赵清建

  脚  本:冯桂真 王长海 肖春芳

  后期制作:万 玺 刘 明 肖春芳

  基因故事动画①谁说牧师不能兼职科学家?

  基因故事动画②孟德尔的“爱豆”为啥是豌豆?

  基因故事动画③摩尔根的“爱宠”为啥是果蝇?

  基因故事动画④揭秘病毒繁殖的“强盗逻辑”

  基因故事动画⑤DNA的结构之谜

  基因故事动画⑥为什么你是你?读懂你生命中里的说明书

  基因故事动画⑦神奇的“基因剪刀”

  基因故事动画⑧子承父业获诺奖 “基因业务”能遗传?

  基因故事动画⑨基因工程:“小工程” 带来“大惊喜”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