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转基因你问我答】吃了转基因食物,会被“转基因”吗?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基因故事 > 正文

【转基因你问我答】吃了转基因食物,会被“转基因”吗?

来源:光明网2020-09-21 10:3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转基因技术安不安全?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常常被转基因问题困扰,甚至被转基因谣言蛊惑。光明网基因科普团队针对相关问题邀请专家进行权威解答,推出系列作品《转基因你问我答》,为公众答疑解惑。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周子琦、贺晓云副教授、许文涛教授

  提到转基因食物,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是五彩斑斓的玉米,还是奇形怪状的西红柿?如果我说它们都不是转基因的,而是大部分的木瓜才是转基因食物,你会不会感到很惊讶呢?

【转基因你问我答】吃了转基因食物,会被“转基因”吗?

  周子琦绘制

  Part1:啥是转基因?

  “转基因”一词听着有些可怕,但其实这个词汉化得很生动。因为转基因(也称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是一项可以将不同生物体的基因结合到一起、获得具有新性状生物的技术,它就是一项需要科学家们将其他物种的优质基因“转入”到待优化物种的基因组里的技术。这一过程与我们熟知的杂交技术还不太相同,转基因技术及产品比杂交的人为色彩更浓重一点。为啥这么说,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假设我在院子里种了几株大豆,但是豆子个个都异常干瘪,这时候我看到隔壁老王家的大豆圆润可口,于是我借来几株跟我的大豆进行杂交,结果我的豆子最后也圆润可口,可喜可贺(这就是杂交),没想到地里有时候也有蜜蜂、蝴蝶乱窜,导致我的一部分大豆品相也不错(这叫异花传粉,一种天然的“杂交”)。但是没过两天又出问题了,地里老长杂草,我拔的还不如它长得快,于是我打算买点草甘膦除草,没想到农药一撒我的豆苗也黄了,可咋整?转基因技术就可以把其他生物抗农药或者能抵消掉农药毒力物质(比如能够水解农药的酶,酶就是一种能作用于特定物质的生物分子)的基因“转”到我的大豆基因组里,这样大豆就具有了抗农药的特性。这时候我再对大豆田喷洒除草剂,被杀死的只有杂草了,这可真棒!

【转基因你问我答】吃了转基因食物,会被“转基因”吗?

  周子琦绘制

  看完上边的小例子,你就会发现转基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传统育种方法无法解决的、由生物/非生物胁迫等不可控因素带来的诸多问题,它使得作物本身能够更好按照人类的需求和意愿去适应自然的变化。

  Part2:转基因食物诞生记

  接着上边的小例子,带你看看转基因食物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吧:

  由于大豆本身是不能耐受草甘膦农药的,要让它免受草甘膦的摧残,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步:

  一、找到抗草甘膦基因

  基因是性状的决定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要得到抗草甘膦的基因,先要找到一种能抵抗草甘膦的生物,幸好早在1985年以Camai为首的科学家就已经从鼠伤寒沙门氏菌中分离出了抗草甘膦的基因,这样我们就能直接拿它来使用了。

  二、将基因转化进大豆基因组内

  拿到抗草甘膦基因后,需要利用各种方式将其转入大豆植株中。常见的转化法比如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是一台进入植物细胞的“快车”,把基因放入它体内,它就可以进入细胞并将基因整合到目标植株的基因组中),基因枪转化法(把基因当作子弹,“嗖”地一下打到基因组的“靶上”),以及较新的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DNA的手术箱,可以在指定位置“缝缝补补”)等等。

  三、植株组织培养

  我们要静待转基因大豆苗的成长,用心呵护后就可以收获一株抗草甘膦的大豆啦!

【转基因你问我答】吃了转基因食物,会被“转基因”吗?

  周子琦绘制

  Part3:吃了转基因食物,会被“转基因”吗?

  作为消费者,我们有必要知道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存在安全风险。目前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主要存在着两方面可能的风险:一是自身所携带的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对人体可能产生类似的影响,二是与其他食物一样的过敏风险。

  针对大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一,我以转Bt蛋白玉米为例进行介绍:

  转入Bt蛋白基因的玉米可以产生Bt蛋白来抵御害虫的啃食。在害虫呈碱性的消化道中,Bt蛋白晶体的氨基酸链被特异性地转变成活性肽段(注意不是降解成一个个的氨基酸)。此时,害虫肠道表面特有的Bt蛋白受体就能识别这些肽段,并且和它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细胞膜破损,破坏细胞渗透平衡,最终肠道细胞内的电解质平衡被破坏,造成肠道穿孔,最终导致害虫无法进食,痛苦而死。但是对于人类来说,Bt蛋白是无毒的。首先,我们的肠胃是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Bt蛋白晶体的氨基酸链被降解成一个个的氨基酸(注意不是有活性的肽段),作为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的合成原料。更重要的是,人的肠道表面没有Bt蛋白受体。此外,Bt蛋白的毒性与其空间结构的完整性直接相关,由于转基因Bt蛋白热稳定很差,现熟食品加工温度均可破坏其功能结构,使其丧失原有功能。

  简单来说,转基因食品与一般食品一样,在真正被我们消化吸收之前需要经过层层关卡:烹饪时的高盐、高酸碱、高热环境,人类口腔的物理破碎、消化道的化学分解等等一系列透彻的拆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转基因的产物(例如蛋白,小分子有机物)甚至包括其自身(一段核酸序列)都会像其他食物一样,被无限降解成小分子之后,再被吸收利用。即使真的存在有功能结构的片段(钥匙),我们体内也没有专门针对其吸收的受体(门),这些转基因食品可以说是无处可去,打为原型。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吃了几千年的大米,我们也没有变成水稻。所以吃转基因食品,不会被“转基因”。

  Part4: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底需不需要长期、多代人来验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转基因食品都需要经过哪些环节才能商品化:

  以我国为例,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抗虫棉花和抗病毒木瓜,批准进口的转基因产品有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和番木瓜。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管控是极严格的,根据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针对食品安全评估的“实质等同”原则,我国法律规定转基因农作物必需获得农业农村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生产应用证书方可进入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阶段,而且严格管控转基因生物种子的生产、经营、销售,防止转基因作物的非法种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要求,转基因作物还需取得品种审定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

  但是如果你非要来个安全性验证,也不是不行。因为实际上,自转基因食品诞生之日起,这种长期多代的安全性验证就已经开始了。这位来自美国爱荷华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系的教授指出“人类在2000-2011年间使用转基因饲料一共喂养了1000亿只动物,这些动物的健康状况没有受到影响”。再加上动物传代快,可以说转基因食品已经在动物身上得到了“几百年”的长期、多代的安全性验证了。

  换句话说,但凡能够端上餐桌,进入我们口中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如果安全有等级,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等级可能比你在路边摊上买的食品的安全等级都要高(因为整个产品链都受到了严格的把控和监管),所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通过长期、多代人来验证的做法是没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Bawa A S , Anilakumar K R .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Safety, risks and public concerns - A review[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ysore-, 2013, 50(6).

  [2] Shyr Y Y J, Hepburn A G, Widhohn J M. Glyphosate selected amplification of the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gene in cultured carrot cells[J].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Mgg, 1992, 232(3):377-82.

  [3] 檀琮萍, 江昌俊. 作物抗除草剂基因工程与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的研究进展(综述)[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0(1):27-33.

  [4] Madhumala K, Kumar K, Sahay S. Transgenic Development in Horticulture Fruit Crops-A Review[J]. Current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1-5.

  [5] Comai L, Facciotti D, Hiatt W R, et al. 1985. Expression in plants of a mutant aroA gene from Salmonella typhimuri⁃ um confers tolerance to glyphosate[J]. Nature, 317: 741744.

  [6] 吴刚, 崔海瑞. Bt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及其持续利用[J]. 生物技术, 1999, 9(5):34-38.

  [7] 颜旸. 吃转基因Bt蛋白安全吗, 南方周末, 2011, D26: http://www.infzm.com/content/65960.

  [8] Liu X , Wu S , Xu J , et al. Application of CRISPR/Cas9 in plant biology[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17, 7(003):292-302.

  [9] 李文凤,季静,王罡,等.2010.提高转基因植物标记基因安全性策略的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43(9):1761-1770.

  [10] 梁雪. 论转基因食品危害与管控分析[J]. 粮食流通技术, 2020, 001(001):157-158,162.

  [11] Ruth S. MacDonald,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nd Food Ingredients.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探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