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正在阅读: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首页> 科普频道> 三农科普> 基因故事 > 正文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来源:北京科技报2020-01-06 13:5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这是Sheldon的第103篇漫画,所有图片大约 3.2MB。

  有一种反对转基因的声音认为,转基因不够“天然”,因为它打破了物种间的壁垒,让基因在不同的物种间流动。比如,查尔斯王子曾经说过: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不过,查尔斯王子的亲妹妹——安妮公主的看法刚好相反。她指出,农业从来就是不天然的,因为: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安妮公主还表示,她会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同时她也欢迎转基因牲畜。

  那么,这对兄妹到底谁说的对呢?在转基因出现以前,人类到底有没有改变作物的基因,又是如何改变的呢?

  仔细研究农业史你会发现,人类的农业真的从来就没有“天然”过,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一部“乱搞农作物基因”的历史。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你以为的“天然食物”,

  都是基因变异的产物

  你可能觉得难以置信,我们现在常吃的非转基因作物,都是从各种野草驯化来的。研究证明,它们的基因早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比如,玉米是野草假蜀黍的后代。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从大约 9000 年前开始,中美洲的农民不知用什么办法,改变了假蜀黍的 4-5个基因,让它渐渐变成了今天的玉米。

  再比如,普通小麦体内有三套不同的染色体,是几种不同野草杂交形成的六倍体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你经常吃的水稻、小米等主粮也通通都是野草变的。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虽说自然变异和天然杂交逐渐改变了作物的基因,但这个过程实在太太太漫长了!

  农学家有没有快一点儿的办法呢?有。只是这两种办法更不天然!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诱变育种,加速基因变异的速度

  第一种办法叫作诱变育种。它的意思是说,农学家会用各种放射线(比如钴-60放出的伽马射线),或者用有致癌作用的药水,迫使农作物发生基因变异。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比如,美国市场上很受欢迎的葡萄柚 Rio Red,就是用热中子照出来的。西方市场上好几种酿造啤酒的大麦,都是用致癌物甲基磺酸乙酯泡出来的。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如今,农学家们已经利用变育种培育了超过 2250 个新品种,包括水稻、小麦、大麦、花生、豆类、棉花、油菜、向日葵……它们有的能抗旱,有的耐盐,有的不怕植物疾病,有的营养物质含量更高,有的耐除草剂。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然而,变育种有个非常明显的缺点:所有突变都是随机产生的,我们根本控制不了。它只是加快了“乱搞农作物基因”的速度,并没有把育种变得更精确、更可控。

  杂交育种,包办跨物种的婚姻

  第二种方法叫作杂交育种,说白了就是强行拉郎配。比如,农学家看上了苹果的优点,又看上了梨子的优点,就会让它们强行婚配,产生杂交后代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当然,杂交的结果也都是随机产生的,根本控制不了。农学家好不容易引入一个好基因的同时,往往还会搭配几个坏基因。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表面上看,杂交育种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好像是天然的。但实际上,农学家经常会强行修改杂交作物的基因。

  比如,有一种四倍体小麦,口感好产量高。有一种二倍体黑麦,耐寒耐涝,也耐酸性土壤。如果直接让这两种作物杂交,就会得到一种三倍体黑小麦。它的染色体数量不是偶数,没法形成正常的种子。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为了让它能够正常发育,农学家会用剧毒药剂秋水仙碱处理三倍体的黑小麦细胞,让它的染色体数量强行翻倍,变成六倍体黑小麦。你说变态不变态?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如今,黑小麦在全世界种植面积超过240万公顷,年产量达600万吨。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不天然”身份呢?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转基因如何

  让育种变得精确、可控?

  你看,从一万年前驯化野草以来,人类就一直在以“不天然”的方式打破物种间的壁垒,并大规模地、毫无控制地乱搞作物的基因。而且,基本上是靠撞大运。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这种做法看起来很混乱,但是很有效,要不然人口也不会大幅增长。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以后,有的农学家渐渐看不上这些传统粗放的手段了。他们想,能不能不要胡乱搞,而只把真正需要的基因“转”到作物的种子里呢?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转基因育种技术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跟传统育种相比,转基因育种技术每次改变的基因更少,目标更精确,手段更温和,更容易预测和控制“不天然”的结果。例如,只要向普通小麦转入一个基因,这种小麦就不怕除草剂草甘膦了。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比如,有研究对比了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小麦(MON71800),和它的亲本非转基因小麦(Bobwhite)。结果并没有发现它们的营养成分有什么显著差别。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再比如,英国洛桑研究所对比了几种转基因小麦和它们的亲本非转基因小麦的差别。结果发现,种植地点和种植时间对种子成分的影响程度,比转基因的影响程度大多了。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转基因技术确实跟农学家设想的一样,比传统育种更精确,更可控。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所以,查尔斯王子说“转基因技术把人带入上帝领域”并不准确,而应该是诺贝尔得主沃森(James Watson)说的: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总而言之,从一万年前开始,我们的祖祖辈辈都吃的都是“不天然”的食物。农学家之所以发明转基因技术,并不是想让作物变得更加不天然,而是希望更精确、更温和地控制其中的不天然。

  当然,任何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拒绝“不天然”的食物也没关系,只不过这样一来,他能吃的东西就只剩下野草了。

漫画|纯天然农作物?不存在的,老祖宗早就改乱了它们的基因

  作者:游识猷

  脚本:Sheldon

  美指:牛猫

  绘制:赏鉴、周源

  排版:胡豆

  科学顾问:罗云波(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参考资料

  1. Ahloowalia, B. S., Maluszynski, M., &Nichterlein, K. (2004).Global impact of mutation-derived varieties.Euphytica, 135(2), 187-204.

  2. Kan, C. A., &Hartnell, G. F. (2004).Evaluation of broiler performance when fed roundup-ready wheat (event MON 71800), control, and commercial wheat varieties.Poultry science, 83(8), 1325-1334.

  3. Shen, X., Gmitter, F. G., & Grosser, J. W. (2011).Immature embryo rescue and culture.In Plant Embryo Culture (pp. 75-92). Humana Press.

  4. Zhang, H.,et. al.(2013).Persistent whole-chromosome aneuploidy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nascent allohexaploid wheat. PNAS, 110(9),3447-3452.

  5. Chassy, B. M. (2007).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GMOs in food and agriculture.Cereal Foods World, 52(4), 169.

  6. Juma, C. (2016). Innovation and its enemies: Why people resist new technolog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Brown, N. M., &Fedoroff, N. V. (2004). Mendel in the kitchen: a scientist's view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Joseph Henry Press.

  8. Carrington, D. (2017). Princess Anne backs GM crops and livestock – unlike Prince Charles.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7/mar/22/princess-anne-backs-gm-crops-livestock-unlike-prince-charles

  9. Highfield, R. (2003). Prince is Told His GM Views Are 'Criminal'. The Telegraph. Agbioworld.org. http://www.agbioworld.org/biotech-info/articles/biotech-art/princecharles.html

  10. Here's what 9,000 years of breeding has done to corn, peaches, and other crops. (2014). Vox. https://www.vox.com/2014/10/15/6982053/selective-breeding-farming-evolution-corn-watermelon-peaches

  11. Kennedy, J. (2014). Artificial vs Natural Watermelon &Sweetcorn. https://jameskennedymonash.wordpress.com/2014/07/14/artificial-vs-natural-watermelon-sweetcorn/

  12. Carroll, S. (2010). Tracking the Ancestry of Corn Back 9,000 Years. Nytimes.com. https://www.nytimes.com/2010/05/25/science/25creature.html

  13. 林基兴著. 一本书看懂转基因.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05.

  14. (英)哈尔福德著. 揭秘转基因.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05.

  15. (美)帕梅拉罗纳德,拉乌尔 亚当查克著;蒋显斌译. 明日的餐桌.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01.

  16. 周云龙主编. 转基因给世界多一种选择.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10.

  17. (美)沙西,(美)特莱伯,(美)怀特著. 转基因是轮盘赌吗.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11.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