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月·大家谈|全国科普月,为科普聚气聚力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科普月·大家谈|全国科普月,为科普聚气聚力

来源:光明网2025-09-29 14:37

  编者按:

  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光明网特别推出《科普月·大家谈》栏目,邀请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分享科普故事、探讨创新路径、展望美好未来,为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欢迎赐稿:cailin@gmw.cn)

  【科普月·大家谈】

  作者:陈征(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25年9月,新修订的《科普法》规定的第一个全国科普月如期而至。从9月1日主场活动揭幕开始,从理论研讨、工作交流到志愿服务,从北京到青海、新疆,笔者除了上课和学校的工作任务外,其余时间几乎完全被科普占据。在一个月的忙碌中,笔者也深切感受到,从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到全国科普月,绝不仅仅是活动时间的简单延长和触达人群的线性增长,它为科普的人气聚集、力量汇聚带来了质的提升。

  微观视角上,笔者自己学校的科普工作交流群是一个真切和生动的例子。以往的科技周和科普日,虽然学校都有参与,但由于那一周时间内各团队往往还有别的工作,各种时间冲突使得能参与的团队有限。而且大家的工作多是散点式的,相互沟通交流也很少,科普群很长时间都比较冷清。可今年有了一整个月的时间,让大家有了系统谋篇布局的可能,科普群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不止交通运输、物理、机械、计算机等科普基地,各个院系乃至热心的老师都策划组织了有系统有特色的科普工作,并热情地在群里分享。科研院的老师还帮全校老师做了汇总,宣传部统筹做了宣传。

  在笔者的经验中,从参与团队的数量到全校统筹的程度,这都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全国交通运输科普月的主场活动都放在了北京交通大学。笔者第一次感到在校内、在身边就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事,“科普在校内不受待见”的印象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吾道不孤”的强烈鼓舞。

  宏观视角上,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仅笔者本人就参加了中国科协、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等部委、北京、青海、新疆等地方大大小小的十多场活动,还因为时间冲突错过了许多。笔者所在的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委员和所在单位都开展了众多科普工作。以小见大,可以感受到全国各部委、企事业单位以及媒体,都在全国科普月当中行动了起来,全国各方面的力量在科普月期间形成了合力,把全国的科普氛围推上了全新的台阶。

  如今,科普的供给侧逐渐完成了从科技工作者做科普是“不务正业”到是“应尽责任”的共识转变。全社会也逐渐深入体会到科普在创新发展中不仅仅是“啦啦队”,而是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生力军”。这种潜移默化的转变通过第一个全国科普月的聚气聚力肉眼可见、身体可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相信随着“十五五”新局面的展开,以及每一个科普月的到来,这些年积累的势能会更多地变成科普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让科普更深入人心,更有力地支撑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