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国粮策】从坚韧麻绳到醉人佳酿:探寻龙舌兰的杯中密码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大国粮策】从坚韧麻绳到醉人佳酿:探寻龙舌兰的杯中密码

来源:科普中国-大国粮策2025-08-19 10:11

  墨西哥高地的骄阳下,一杯晶莹剔透的龙舌兰酒(Tequila)闪耀着烟熏与植物的独特气息。这份微醺的灵魂,源自非凡的蓝色韦伯龙舌兰(Agave tequilana Weber azul)。而在中国广袤的热带土地上,生长着它的“表亲”——剑麻。同属龙舌兰家族,二者却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一方化身坚韧的“纤维多面手”,支撑工业与渔业;另一方则成为酿造顶级烈酒的“风味贵族”。今天,就让我们顺着龙舌兰酒的香气,探寻深藏在中国剑麻心中的“杯中梦想”。

【大国粮策】从坚韧麻绳到醉人佳酿:探寻龙舌兰的杯中密码

  中国的纤维“军团”:当剑麻遇上酒杯

  早在20世纪中叶,剑麻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扎根。几十年“本土化”下来,它们已不是“异乡客”,而是形成了一支适应力强、各有所长的“纤维生产军团”。

  这里有“高产冠军”龙舌兰杂种11648号(H.11648),单产能力傲视全球,叶片多、纤维好、收割方便,堪称“劳动模范”。可惜它有个致命弱点——容易生病,曾让产业元气大伤。还有“中规中矩”的普通剑麻,产量稍逊,且畏寒,容易在冬天“感冒”;以及“硬汉”番麻,虽然产量拉力垫底,但耐寒抗病虫能力堪称“打不死的小强”,在南方顽强生存。更有农业科学家们培育的“后起之秀”如东16、东368等,它们身披“抗病盔甲”,努力守护着中国的剑麻产业。然而,这支为“麻绳”而生的强大军团,却似乎与“酒杯”无缘。为什么呢?

【大国粮策】从坚韧麻绳到醉人佳酿:探寻龙舌兰的杯中密码

  墨西哥的“风味密码”:蓝色韦伯的贵族之路

  视线转向龙舌兰酒的故乡墨西哥。这里的蓝色韦伯龙舌兰,是酿造顶级特其拉酒(Tequila)的法定品种。这位“风味贵族”深谙慢工出细活的道理。在特其拉地区富含矿物质的火山土壤上,它沐浴着灼热阳光,经历着显著的昼夜温差,默默积累风味精华长达8-12年甚至更久,最终长成优雅的灰蓝色“莲花”。采收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艺术:经验丰富的“Jimador”精准砍掉上百片长叶,取下那颗硕大如凤梨、重达数百磅的肉茎(pina)——这才是酿酒的灵魂所在!只有用这特定产地、特定品种的蓝色韦伯,遵循古老传统工艺,酿出的酒才配得上“Tequila”的金字招牌, 这是全球龙舌兰酒品质的黄金标尺。

  “杯中困境”:水土不服的梦想

  拥有如此丰富的剑麻资源,为何中国鲜见本土龙舌兰酒?答案藏在历史的初衷、挑剔的风土与缺失的技艺中。

  当初引种时,我们一心只为“麻”。二十世纪中叶,中国急需高强度纤维支撑渔业、航海等工业发展。像H.11648这样的“冠军”,生来就是为了“做绳子”“织麻袋”,育种目标锁定“高产优质纤维”。至于它体内是否蕴藏酿酒的“甜蜜”,根本不在考量之列。蓝色韦伯这类“酿酒贵族”,自然也没搭上早期引种的“快车”。

  再者,这位“风味贵族”对成长环境极其挑剔。墨西哥特其拉独特的火山土壤、强烈的阳光、精准的昼夜温差、特定的海拔,共同构成了它的“风味秘方”。中国的热带、亚热带虽气候温暖,但在土壤、气候细节(尤其是那关键的光热组合与温差)上,很难完美复刻这份“秘方”。如同波尔多的葡萄移植他乡,风味难免逊色。

  更关键的是,我们缺少那份“酿造的魔法”。龙舌兰酒的酿造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从精准采摘、传统蒸煮、独特发酵到精细蒸馏、橡木桶陈酿,每个环节都凝结着世代智慧。而中国的剑麻产业,筋骨一直长在纤维加工上。在核心酿酒工艺研发、专业人才(如Jimador和酿酒大师)、配套设备乃至市场认知上,几乎是一片空白。空有潜力原料,却无成熟的“配方”和“大厨”,这杯酒,如何酿成?

【大国粮策】从坚韧麻绳到醉人佳酿:探寻龙舌兰的杯中密码

  未来:酿造中国的“风味传奇”

  挑战虽大,梦想可期!这些障碍虽让“中国酿造”的愿景悬于杯沿,却并非终点。中国剑麻产业迈向“杯中世界”的转机正在破土萌发。

  一方面,中国龙舌兰酒消费市场正以11.23%的年增长率扩张(2024年规模超102亿元),催生对本土化生产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如四川邛崃已发布“国际化烈酒项目”清单,斥资3亿元招引龙舌兰等国际化烈酒生产企业,配套文旅体验与灌装基地,试图打通“原料-酿造-消费”的全链条。更关键的突破来自农业科技前沿——中国科学家已在积极引种试种蓝色韦伯龙舌兰,通过品种适应性改良探索“中国版特其拉”风味的可能性。

  这杯梦之酒,虽需时光沉淀,但当科技的智慧浇灌产业的土壤,中国土地上生长的剑麻终将谱写属于自己的风味传奇。让我们举杯,静待佳酿!

  作者:王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审核专家:杨子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大国粮策】从坚韧麻绳到醉人佳酿:探寻龙舌兰的杯中密码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 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