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六届国际数学日期间,中国科技馆围绕“数学、艺术与创造力”主题,开展一系列数学主题科普活动。
作为活动的亮点之一,中国科技馆数学策展团队深入校园,与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及北大附中开展了一系列科普讲座和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亲手制作包含圆形、心形线等几何形态的包络线艺术作品,学生们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了数学与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将抽象的数学曲线转化为立体艺术品,让那些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中国科技馆数学策展团队在校尉胡同小学授课
3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将做客中科馆大讲堂,带来《数学、艺术与创造力》专题讲座。讲座将从历史维度梳理数学与艺术的交融脉络,详细解析分形几何在数字艺术中的应用、黄金比例在建筑与绘画中的体现、傅里叶级数对音乐合成的影响以及微积分在舞蹈动作轨迹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馆数学策展团队在北大附中指导学生进行包络线艺术品创作
此次国际数学日活动是中国科技馆“展教研一体化”战略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作为“无限探索实验室”的活动项目,“探索包络线”教育活动还将根据实施效果进行优化完善。未来,“探索包络线”活动将转化为科技馆的常态化科普教育活动,让观众在趣味实践中感受数学与艺术融合的魅力。
中国科技馆通过此次系列活动,积极推动打造“全民科学中心”,搭建展品、教具等的工程技术研发试制、协同创新和公众教育平台,强化科技馆展教研一体化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广泛群众基础。(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