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潍坊高密市:以幸福河湖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首页> 光明科普> 滚动新闻 > 正文

潍坊高密市:以幸福河湖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来源:光明网2024-12-13 15:49

  水清岸绿皆是景色,人水和谐幸福来。近年来,潍坊高密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河湖长制为抓手,逐渐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统一”幸福河湖建设新路径。五龙河文旅康养综合体,是高密市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幸福河湖建设迭代升级的生动实践之一。

潍坊高密市:以幸福河湖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做足水源保障文章,打造河畅、水清、岸绿的“画中景”

  高密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胶莱平原腹地,境内均属雨源性河流,河中一般无长年流水。五龙河发源于诸城市九龙埠北麓,自南向北流经高密汇入北胶新河,是高密市第二大河流。如何让五龙河的水“活”起来是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方面,充分发挥高密境内五龙河上游西线上的中型水库马旺水库和东线上的小Ⅰ型水库李家庄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利用汛末洪水资源,开展蓄水调度、蓄洪补枯、调节径流。实施高密市引潍入马旺水库雨洪资源调配工程,在潍河古县橡胶坝上游500m处修建引潍入马提水泵站,将潍河雨洪资源通过管道输出至马旺水库,让天然来水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河湖景观水体的生态用水需求。

  另一方面,深挖优美水环境生态价值,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幸福河湖建设运营。高密市交运集团投资6000多万元对五龙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对五龙河沿岸的整理和对河道清淤、河堤砌筑、修建石桥和木栈道、河中岛、地下雨污管网等配套工程,建成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以维持河道自然形态、建设生态驳岸、涵养生态群落为重点,先后投资8000万元修建了4.5公里的沿河道路、栽植名贵珍奇花卉苗木30余万株,建成6300米的绿色生态长廊,“一河清水、两岸绿色、三季花开、四季常青”成为五龙河的美丽底色。

  做深文旅结合文章,构建农业+文化+旅游链式产业集群

  乘着幸福河湖建设的春风,五龙河经过系统治理、精心打造而华丽转身,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何让五龙河的生态底蕴“动”起来?自2011年起,交运集团累计投资6亿元、先后建成文化广场、美术部落、影视基地等多个景点,和柴沟镇政府配合,周边配套了蓝莓采摘园、蔬菜科技园、五龙河公园等乡村消费性服务业。

  以乡村休闲和文化旅游为核心,以“一带一路三区”为发展空间布局,目前已经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教育培训于一体,借助综合体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游、生态游、文化游等特色品牌,定期举办美食节、民俗展等展销节会,年实现产值3.5亿元,增加农民就业1000余人,人均增加收入3万元。

  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将讲好“高密故事”、讲好“乡村故事”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努力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其中,投资5200万元建成五龙河文化创意园一处,配合市有关部门搜集整理大禹、邱橓等相关文献2000多册,制作宣传片两部、版面130多个,在五龙河景区建设五龙庙,全面宣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舍己为公精神,积极倡导邱橓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优秀品质。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电影《青檀》重要取景地,今年3月,高密市首部院线电影《青檀》首映宣传周启动暨高密市首部院线电影《青檀》全国公映发布会在此举办。目前,正积极推进晏婴、郑玄、刘墉纪念馆、民俗体验基地建设,努力把高密“四宝”文化发扬光大。

  做实绿色发展文章,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

  层林叠翠、暗香疏影、镜花水月,漫步在五龙河湿地公园,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目之所及皆是美景,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五龙河优美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营商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秉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统一”,文化、观光、康养“三位一体”,全力打造五龙河文旅康养综合体,让“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协调发展。先后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全国自然教育基地、省级湿地公园、省级旅游示范区、潍坊市级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今年4月份,以“绿动齐鲁 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三届潍坊市森林文化周暨第六届高密市五龙河文化旅游节在五龙河湿地公园隆重启动,设置的森林文化展示区、非遗文化展示区、特色林产品展示区、林业成果展示区等,吸引了30多家企业单位参与展出。

  注重全域统筹,兼具文化旅游特质和城乡风貌展示特色,打造五龙河·和美田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集中柴沟镇8个村、2家企业,凸显“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如古色古香的乡村记忆馆、630亩花卉苗木“大观园”等,展示风光、文化、园艺等,促进农文旅互动互补、互促互利、融合发展。依托潍坊国家农综区示范带动优势,建设现代农业智慧园,辐射带动8个村庄增加村集体收入,引导周边群众转变传统种植模式,规模化种植蓝莓、大樱桃近500亩,年带动农民增收100多万元。在探索城乡和美一体化融合发展中,提升镇域承载力,释放村庄潜力,以抱团发展的方式,形成“全域秀美”新格局。(桓闻)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