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新”声 | 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科学“新”声 | 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

来源:光明网2024-11-05 16:30

  “如果可以把心脏低温保存时间延长到24小时,给病人留出更多的时间窗口,那么就有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值得用一生的时间为之努力和奋斗。”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饶伟,是一名深耕在低温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她所践行的科研之路,不仅蕴含着科学的严谨与冷静,更饱含着对生命的关怀与无限温情。

  跨界科研,从暖通领域到生命科学

  本科期间,饶伟就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专注于暖通空调领域的研究。面对纯物理且不可变的建筑环境,热爱挑战的她内心始终怀揣着对生命科学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能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更具生命力和动态变化的领域。

科学“新”声 | 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

  在学习过程中,饶伟接触到了低温生物医学这一全新的领域。她了解到,低温生物医学既包括利用低温技术孵化相应的医疗器械服务于临床,也包括研究低温下生物体的相应活动和作用的规律。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冰冷的建筑环境,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生物体。

  这种转变让饶伟看到了知识的无限可能,也让她找到了内心的热情所在。在博士期间,饶伟毅然决然地转变了研究方向,跨入了低温生物医学的大门。“低温学科大家可能觉得很高大上,但生活中很多场景都离不开它,从冷链物流到血液储存、试管婴儿,如果没有低温技术的支撑,都无从谈起。”饶伟说道。

科学“新”声 | 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

  但我国低温生物医学技术起步较晚,直到2000年前后,中国还没有一台自己的低温治疗装备。如何打破氩氦刀在国内低温微创治疗领域的垄断地位,是饶伟所在团队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她决心打破这一僵局,为中国的低温治疗开辟新路径。

  励精图治,引领低温治疗发展

  液氮相较于氦气、氩气而言,不仅获取更方便,而且成本低廉。饶伟所在的低温生物医学团队大胆创新,以液氮作为制冷介质,在低温热疗的基础上,采用一根探针,将零下196度的低温流体和零上80度的高温流体进行灵活的自由切换。

  “它既可以形成一个低温冰球的破坏,同时,它还有一个高温消融的功效。两者共同作用,会对人体的肿瘤组织产生更大的不可逆的损伤,破坏更加彻底。”饶伟介绍,这样的治疗模式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疼痛感也会大大减小。

  “从理论到落地实践,我们团队经过17年的努力。”饶伟介绍,目前,这套低温复合式治疗系统已经在全国300多家医院进行了临床实践,治疗了13000多例病人。不仅打破了国外氩氦刀在中国低温治疗市场的垄断地位,还将医疗设备价格降低了一半以上,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同时,饶伟团队还开发了冷热复合治疗的个性化手术规划系统,完成了第一例冷冻手术临床比对实验,为低温精准化治疗保驾护航。

科学“新”声 | 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

  永不止步,破局低温保存发展

  在低温复合式治疗系统成功落地后,饶伟的目光转向国内心脏低温灌流仪器面临的难题。“如果心脏保存的时间能够延长,那么我们就可以确保绝大部分质量较好的心脏,它不会被废弃。”饶伟深知,实现器官长时间的低温保存,是摆在自己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希望的关键所在。

  低温保存机理的探索和技术的建立并非易事。在这个过程中,饶伟和她的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从机理的提出、仪器的设计,到生物组织本身的热质平衡建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优化,饶伟带领团队采用团队自研动态过冷灌注技术和装备,终于实现了模式动物心脏低温保存24小时后成功复跳和体内移植。

科学“新”声 | 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

  谈及这一成果,饶伟的眼中闪烁着期待。“我就是想把这套装备做出来,实现这项技术从机理到样机再到临床应用,为医学事业提供有力支持。”(记者董小娴 蔡琳)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延高铁渭河特大桥连续梁合龙

  • 探访锦屏大设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2024-12-12 10:16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