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这片独有的“海”,感受“非一般的潮”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在这片独有的“海”,感受“非一般的潮”

来源:光明网2024-10-22 17:46

  10月19日,2024年格致论道·海淀演讲活动暨中关村开学季科学文化大课堂在北京市海淀区未来剧院举办。本场活动以“非一般的潮”为主题,缔造中国航天奇迹、实现高超声速飞行、揭示全新细胞结构、领略中国书法之美、唤醒沉睡的古佛像、追求重器极致精度、拯救濒危海洋精灵……7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演讲嘉宾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探索故事和科研经历,感染了现场700余位到场观众。

在这片独有的“海”,感受“非一般的潮”

  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不仅见证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的过程,还先后担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在演讲中,龙乐豪院士讲述了长征系列火箭的研制故事和发展前景,带领现场观众感受中国火箭的发展脚步,传达出来的中国航天精神让现场观众感动不已。

在这片独有的“海”,感受“非一般的潮”

  2014年,清华大学的团队在论文中报告了一种全新的细胞器。迁移体广泛存在于各类迁移细胞中,在人、小鼠、大鼠的各类可以迁移的细胞中均有发现。此后,他和团队进一步揭示了迁移体的产生机制及其功能。在活动现场,俞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迁移体与疾病的关系,不仅让现场观众增加了对这种神奇细胞结构的认知,更体会到了“探索未知的未知”的科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在这片独有的“海”,感受“非一般的潮”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更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宝库。云冈研究院副研究员员小中主持了第20窟西立佛坍塌石块的拼接复原,让这尊从未向世人展露过真容的高大石雕造像,将重获新生。员小中讲述了如何修复第20窟的经历和故事,并向大家展示了云冈石窟的壮阔景象,使得现场的观众感到十分惊叹。

在这片独有的“海”,感受“非一般的潮”

  书法是极具民族特色、贴近日常生活的艺术形式,不光让中国艺术汇入了世界艺术的洪流,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如何去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方建勋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带领现场观众走进一幅幅书法作品。在讲述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的同时,还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书法的美妙与韵味。“去练字吧!”的口号,更让现场观众跃跃欲试,爱上了书法。

在这片独有的“海”,感受“非一般的潮”

  大国重器的精度,连机器都很难做到,但是利用金属间的摩擦作用进行手工精密加工,能把误差减小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被称为钳工中的最高精度。中国航天科工特级技师叶辉经过了二十多年潜心磨砺,终于研磨出超越不可能的“航天精度”。在演讲中,叶辉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他从一名懵懂的学徒,到成为新中国第二代研磨师的成长史。每一次超越不可能的挑战,现场观众都为之感到振奋,纷纷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这片独有的“海”,感受“非一般的潮”

  海洋是地球的主体,生命的摇篮。海洋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然而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学作者,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铁饭碗”,全身心投入到海洋保护的科普工作中。在演讲中,公众号“流浪自然”主理人任辉提到了几种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并讲述了保护这些海洋动物的经历。

在这片独有的“海”,感受“非一般的潮”

  乘坐高超声速飞机,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抵达全球的任何地点,让地球真正变成“地球村”。但是,这样一种神奇的“黑科技”,仍有大量的关键技术需要突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崔凯深入讲述了高超声速飞机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的研究成果为未来高超声速飞机的外形设计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在演讲中,崔凯带领大家畅想了超高声速飞行的未来,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将实现我们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终极梦想。

  “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主办。本场活动是格致论道讲坛落地海淀区的系列活动,由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与格致论道讲坛联合推出。(宋雅娟)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2024-10-17 07:15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2024-10-17 07:14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2024-10-17 07:14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17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