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院士教你选专业|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院士教你选专业|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4-06-17 12:49

  编者按:2024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志愿填报即将开始。科学报国是一代代青年学子不懈的追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投身祖国建设,实现个人价值。为激发更多有志青年投身科学事业,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日报、光明网特邀10位院士,畅谈数学、地学、医学、物理学等“学科之美”,帮助考生了解国家重大需求和专业发展前景,回答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次科普系列访谈由今日头条平台合作支持。

院士教你选专业|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医者的手里

握有治愈病痛的神奇钥匙

生命虽然脆弱

但在他们的庇护下

我们可以坚强

 

在这座神圣的殿堂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

30余年来始终站在我国妇产生殖领域最前沿

迎接了无数新生命

为生命点燃希望之光

院士教你选专业|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把学习的艰辛化作人生的“加油站”

学习医学需要翻阅厚重的书籍

反复更新记忆

承受长时间的学习压力

这让很多人看来医学生们很苦

可正是这份“苦”

成就了医学上的“酷”

 

“每一个行业都有苦的时候,

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付出更多。”

在乔杰看来

这些辛苦正是知识的“加油站”

只有逐步积累

才能在面对难题时更加从容

那看似煎熬的求学生涯

也是成就本领、磨炼意志的必经之路

 

始于偶然,渐渐钟爱

青年时,乔杰便立志学习生命科学

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填报高考志愿时

她希望上北京大学生命医学专业

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尽管最后没能如愿

但最终报考的临床医学

却使得这一辈子过得极具意义

院士教你选专业|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作为一名杰出的临床医生

乔杰以无尽的热情迎接一个个生命的诞生

但当面对难以逾越的科研难题时

偶尔也会有掉眼泪的时刻

这些“至暗时刻”并没有让她气馁

“当你克服了这些之后,

你会发现你能够去面对更大的困难,

也因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你的职业生涯会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院士教你选专业|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学医学大有可为

除了致力于临床医学的科研与实践

乔杰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

她介绍

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

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等

还有刚刚成立不久的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

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上

都走在国际前列

 

“无论你是喜欢做科学研究,

还是喜欢管理,

又或是单纯地想成为一名医生,

为每一位病人服务,

都有美好的未来。”

院士教你选专业|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在乔杰看来

学医学不仅在于个人的成长

更在于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她希望有更多青年人报考医学专业

带着自己的热爱

投入到医学的广阔前景中

 

  临床医学专业:

  医学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下设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一级学科。其中,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从而促进人体健康的学科。

  面向“健康中国”战略,临床医学旨在解决医学中的重大临床需求问题,培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质、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及开展临床科研的基本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扎实基础的医学专门人才,毕业后就业方向为医疗卫生机构、医学教学与科研机构等。

  
 

院士教你选专业|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出品人:杨谷

总监制:宋乐永 战钊

总策划:宋雅娟

策划:蔡琳 肖春芳 武玥彤

统筹:张蓉 孙畅

记者:蔡琳 张梦凡 肖春芳

本期编导:蔡琳

文案:蔡琳 张梦凡 施钰(实习)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院士教你选专业|医学生太苦?不!是太酷了!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