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14日,由未来论坛联合中国科学技术馆共同策划推出的“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活动暨青年科学家科技前沿课“揭秘跨物种基因工程:未来科技的魔法棒与奇妙应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23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生命科学研究员杜鹏,以《揭秘跨物种基因工程:未来科技的魔法棒与奇妙应用》为题,围绕“青霉素的发现”“基因编辑技术”以及“跨物种基因治疗”等话题,为青少年们带来科学讲座。
杜鹏介绍,1929年弗莱明对抗生素的发现,即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让人类基本解决了流感、肺结核、胃肠道感染等细菌感染疾病,人类寿命实现了一次极大飞跃。他表示,虽然青霉素本身并不属于基因工程学范畴,但这一针对化学小分子的研究,展示了人类通过改造生物体来产生有用化合物的可能性,推动了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们基于细菌的一种天然防御机制——CRISPR-Cas9,开发出了对基因组DNA人为高效编辑的方法”,杜鹏介绍,近年来,科学家们不仅将这一技术应用在人类肿瘤、眼部疾病、血液病、T细胞改造等的相关疾病治疗中,同时,这一技术也应用于动物与植物的品种改良当中。
肿瘤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也是人类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杜鹏介绍了自己团队利用跨物种基因工程的思路,通过植物免疫蛋白RDR1,首次开发了对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的有缺陷的miRNA的编辑和修复技术,恢复了miRNA的整体表达水平,从而实现了对多种不同肿瘤细胞生长的广谱抑制。该技术在动物原有免疫基础上,构建新型的分子水平免疫,开发了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和新思路,有望最终开发一款广谱低毒的原创抗肿瘤药物。
讲座结束后,杜鹏与现场的青少年们展开交流,为青少年学生答疑解惑。提及目前AI应用爆发等科技热点,他表示,AI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类整理数据,并可能在未来10年间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然而,生命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人工智能也并非万能工具。
活动期间,青少年们通过观看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的纪录片,深入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生活轨迹、卓越的科研成就以及他们在科学领域所做出的划时代贡献。(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