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百日咳来袭 如何辨别及防治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百日咳来袭 如何辨别及防治

来源:光明网2024-04-22 17:40

  文章作者:赵寅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住院医师

  审核专家:沈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

  相信最近各位家长对于“百日咳”这一病名并不陌生。百日咳,顾名思义,若不加干预的话,咳嗽症状剧烈且持久,甚至持续至百日。

  到底什么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属于我国乙类传染病。

  百日咳的症状是什么?

  百日咳可以分为三期,分别是“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卡他期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流泪、喉咙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这一期和普通的感冒很难分辨,但是却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并且会持续1-2周。

  第二期,也是百日咳咳嗽最为典型的时期,被称为“痉咳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小朋友会出现典型的痉挛性咳嗽。痉挛性是指小朋友每次咳嗽都为阵发性、连续性,并且在咳嗽的最后会出现类似于深吸气声音的吸气样的吼声,也可称为“鸡鸣样吼声”。小朋友的痰液难以排出,常常反复多次剧烈咳嗽,直至咳出粘痰。并且咳嗽的症状白天轻夜晚重,影响小朋友睡眠。这一期症状典型、咳嗽严重并且也是严重并发症会出现的时期,对于年龄小的婴幼儿甚至会引发呼吸暂停、惊厥或者心脏、大脑问题。这一时期会持续2-6周,甚至长达2个月。

  第三期就是恢复期了,这一时期小朋友症状开始出现好转,咳嗽连续性、强度、发作次数都开始逐渐小时,但是阵发性的痉挛性咳嗽仍然可以持续数周至数月。

  如果确诊了百日咳要怎么治疗?

  确诊了百日咳后首选的仍然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类、克拉霉素都属于大环内酯类。如果使用大环内酯类出现了严重的不耐受或者耐药可后续考虑使用其他药物。

  百日咳感染后病程长、痛苦高、传染性强,因此预防百日咳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预防百日咳呢。传染性疾病具有一条完整的传播链才能进行传播,可以归纳为三部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阻断了其中任何一环都可以组织百日咳的传播。那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百日咳的“传染链”三部分。首先,传染源,主要为百日咳患者或者是携带者,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二是传播途径,百日咳为呼吸道疾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仍然是飞沫呼吸道传播。因此确诊百日咳后,隔离治疗不仅仅是保护别人也是在保护自己。呼吸道隔离至少要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的5天,而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隔离期为痉挛性咳嗽后的21天。规范佩戴口罩仍是有效保护方式。第三点就是易感人群,现在百日咳的易感人群已经从婴幼儿扩大到了青少年及成人,因此基本都为易感人群,这就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良好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勤洗手、勤通风、避免疲惫。

  另外很多家长可能会产生疑问,明明小孩子注射过百日咳疫苗,为什么还是会感染百日咳,为什么还是会出现“百日咳再现”发病年,疫苗到底还有没有必要注射?

  我国预防百日咳的疫苗主要为“百白破疫苗”,是包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三联疫苗,且属于免费接种疫苗,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一次。但是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并不是终身有效,通常为疫苗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就会下降,12年基本就会消失,抗体的消失和病原体的变异也是“百日咳再现”发病年的原因。那疫苗还有必要接种吗?答案是:有。并且需要及时接种。因百日咳疫苗目前仍是防治百日咳高效且有效的方法,并且百日咳对于越小年龄的患儿产生的影响越大,因此从幼儿开始保护到青少年可有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百日咳痉挛性咳嗽阶段,中医药手段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口服汤药,解痉平喘止咳,另外中药熏蒸、耳穴压丸、穴位敷贴、揿针、手法推拿等外治手段也可有效缓解痉挛性咳嗽,减轻患儿痛苦。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即将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