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金佐跃:向“新”而“跃”,开拓生态农业新天地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金佐跃:向“新”而“跃”,开拓生态农业新天地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4-01-02 17:29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本期邀请合肥市金伶俐家庭农场场长、华中农业大学安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金佐跃,请他讲述自己开拓生态农业新天地的故事。

  讲述人:金佐跃 合肥市金伶俐家庭农场场长 华中农业大学安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

  “这里有条鱼,快来,不要让它跑了!”随着一声哨响,我的农场举办的第四届农民丰收节“稻田摸鱼”比赛拉开了帷幕,游客们纷纷挽起裤脚,拎着口袋,争先恐后地跳进稻田,感受“摸鱼”的快乐。

金佐跃:向“新”而“跃”,开拓生态农业新天地 

安徽“头雁”学员走访金佐跃的家庭农场

  退伍不褪色,返乡创业建新功

  1997年,退伍后的我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动物卫生检疫员。我先后两次荣获“全乡优秀防疫员”称号,不仅积累了动物养殖和防疫的专业知识,还受到周边养殖户的认可。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开始尝试鱼鸭养殖工作。

  俗话说,“水上养鸭,水下养鱼,鱼鸭混养,好事成双”。2000年,我承包了200亩鱼塘,开始探索鱼鸭混养模式。但这条路刚开始就遭遇了打击:寒冬时节,我使用木炭给鸭棚加温,木炭释放出的大量一氧化碳气体使得鸭苗中毒死亡,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2003年,在政府的号召下,我牵头成立肥西县铭传乡养鸡协会,带领120名养殖户规模化养殖青脚麻鸡,销往扬州市场。但好景不长,席卷全国的非典疫情让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的养鸡协会损失惨重。

  但我并未气馁。2005年,我牵头成立了合肥金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之间共享生产技术、防疫知识和销售渠道。养殖户的畜禽销售量上去了,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金佐跃:向“新”而“跃”,开拓生态农业新天地

金佐跃向农户传授畜禽防疫知识

  推动绿色转型,开启生态种植新道路

  家禽养殖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开始思考产业转型。在同学的介绍下,我接触到了瓜蒌这一药食同源产品。为了提高瓜蒌籽的产品知名度,我注册了“金伶俐”商标品牌,先后在上海、江苏等地的超市展销,反响热烈。可是瓜蒌在夏季不易储存,我又开始寻找不受时令限制的产业。

  一次偶然机会,我了解到“稻虾连作”的综合种养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生态美的优势,这坚定了我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的信心。2013年,我成立合肥市金伶俐家庭农场,从过去只种水稻转为“一虾一稻一苗”的种养模式。

  在我的带动下,铭传乡已有260余户村民陆续开始从事稻虾连作和瓜蒌生态种植,总面积达5800亩,年产值达810万元。

  农产品不光要种得好,还要卖得好。我开始尝试在线上和线下同步开拓销售渠道。一方面,通过线上商城将产品远销多地;另一方面,联合县供销合作社共同设立肥西特色馆线下体验店,与180多家农户签订供销协议,集中销售肥西名优特产品210余种。目前累计销售地方农产品860余万元。

  农旅融合促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我的农场紧邻国家4A级景区“刘铭传故里”,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农旅融合”的想法在我脑海中逐渐成形。

  我将农场定位为城市居民的“后花园”,提供认领小菜园及果园、市民采摘、单位团建、休闲垂钓、农家乐餐饮等服务。消费者不仅能体验田园生活,品尝天然的、新鲜的瓜果蔬菜,还能购买瓜蒌籽、虾稻米等特色农产品;农场还为中小学生提供稻田插秧、浑水摸鱼等教育实践课程,让孩子们体验农业的乐趣。农场下设种养殖基地1560余亩,教室300余平米,可一次性容纳300余人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2022年,我的农场被评为“省级生态农场”。

 金佐跃:向“新”而“跃”,开拓生态农业新天地

金佐跃参加农场举办的农民丰收节

  为了扩大农场知名度,自2020年起,我在农场设立了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的农民市集,并举办各类农展会、农耕文化节。目前,农场年接待游客15000余人次,带动3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帮扶脱贫户36家。作为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农场还安置了20余位残疾人就业。2023年,我被评为肥西县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金佐跃:向“新”而“跃”,开拓生态农业新天地

金佐跃在华中农业大学“头雁”课堂进行分享

  未来,我会继续挖掘“刘铭传故里”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观光价值,不断完善“农旅养农耕”的运营模式,继续做健康食物生产者,绿色田园守护人。

  讲述人:金佐跃 合肥市金伶俐家庭农场场长 华中农业大学安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

  审核专家:赵慧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培训学院

  策划组:宋雅娟 谢芸

  通讯员:施丹 李京京 林秋晓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坚守岗位 为了万家团圆

  • 新高铁助推文旅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