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藻勇士:抗击气候变化,助力地球降温的“绿色奇兵”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海藻勇士:抗击气候变化,助力地球降温的“绿色奇兵”

来源:光明网2023-12-21 17:49

  日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行,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关于气候变化的讨论中,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和双碳目标成为核心话题。藻类作为蓝碳的主力军,也成为了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主角”。

  藻类是水生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大型藻类和微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整个水生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水生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藻类还具有多种环境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减轻富营养化、碳捕获和封存、改善海洋酸化、提供栖息地和海岸线保护等。

  在2022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最新发表的一份关于藻类行业的探讨性文件中——《关于海藻和微藻在全球水产养殖发展中释放潜能的综述》,我们看到了藻类为人类带来的各种贡献。特别是在全球关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藻类的环境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更加凸显。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藻类的保护和利用,发挥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生态和经济上的好处。

  藻类带来了哪些社会经济效益?

  藻类,特别是海藻,是全球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FAO统计,2019年藻类养殖(以湿重计)占世界1.2亿吨水产养殖产量的近30%。虽然多数藻类产品主要是低价值商品,产值不高,但也占2019年世界水产养殖产值的5.4%。中国具有悠久的海藻养殖历史,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藻养殖国。2020年,中国的藻类养殖产量达到了262.14万吨(按干重计)。

海藻勇士:抗击气候变化,助力地球降温的“绿色奇兵”

  藻类除了其生产的直接贡献外,还有助于促进其他水产养殖活动。海藻可作为鲍鱼、海胆和海参的主要饲料原料,可用作补充鱼类饲料成分;高脂含量的微藻还可用于生产海藻油,作为鱼油的独特替代品;许多孵化场依靠微藻的培养,直接或间接地培养浮游动物,以提供活的生物饵料,作为喂养鱼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或其他水生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

  其次,藻类对保障粮食、营养和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大多数海藻没有内在毒素,是可食用的。人类对海藻的消费可追溯到数百年前,曾经记录的食用海藻有约700种,包括约195种褐藻、345种红藻和125种绿藻。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都有吃海藻的文化传统。海带、紫菜和裙带菜已成为东亚地区的常见食品,广泛且频繁地用作汤料、沙拉、寿司包裹和零食等。它们作为亚洲美食的一部分被引入其他国家,并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

  海藻是营养丰富的水产食品,除了人类直接食用之外,海藻还被加工成食品添加剂或食品补充剂。此外,海藻提取物,如碘、岩藻多糖、岩藻黄素和褐藻多酚被用作有益健康的食品补充剂。食用藻类可作为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来源,有助于改善内陆低收入国家人民的营养状况。

  三是藻类对消除贫困和社会安定的贡献。据统计,2019年,全球用于各种食品和非食品用途的3470万吨养殖海藻,产生了147亿美元的首次销售价值。海藻养殖作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的,可雇用许多兼职或临时工人,支持了沿海地区众多家庭生计的工资或收入。在随后的一些工作,如收获后处理、配送、加工和市场营销,往往会产生更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四是海藻业有助于保障妇女权益。海藻养殖对渔业社区凝聚力和保障妇女权益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海藻养殖具有劳动密集型、资本投资低和农作技术简单的特点,允许许多资源贫乏的家庭或弱势个人参与,因此,女性通常在海藻养殖和价值链中发挥重要或主导作用。

海藻勇士:抗击气候变化,助力地球降温的“绿色奇兵”

妇女学会了如何将海藻晒干,并从海藻壁中提取琼脂(一种胶冻类物质)来制作肥皂和化妆品。©粮农组织/Vanessa Olarte

  藻类在双碳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一是减少资源的使用。海藻养殖不需要直接使用陆地、淡水、饲料或肥料。微藻可以在淡水或海洋环境中生长,也可以在沙漠和干旱地区的低值土地上养殖。

  二是净化水域环境。藻类通过从周围水域汲取营养物质并吸收二氧化碳,在光合过程中可以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处理废水、减少海洋酸化并捕获/封存碳。

海藻勇士:抗击气候变化,助力地球降温的“绿色奇兵”

海藻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三是提供碳足迹相对较低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人类食品、动物饲料和肥料。

  四是提供其他直接或间接环境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为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作为强浪的缓冲,以保护海岸线;通过向渔业社区提供替代生计,减少过度捕捞;通过海藻基生物肥料或生物刺激剂改善土壤条件并尽可能减少农业杀虫剂的使用;生产易于生物降解的产品和包装。

  藻类制品的开发和展望

  藻类可以说是让人类爱恨交加的生物,我们谈到了它们的贡献,但是,一些藻类泛滥的危害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有效地抑制有害藻类危害,充分开发和利用藻类产品,变害为宝?一系列藻类制品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已经进行了许多开发和推广,如:

  海藻制成液态肥和固态肥,海藻制成的生物刺激素具有多重农业效益,可以改善植物健康、提高作物产量。如果农民能够利用海藻生物刺激素替代部分化肥,将有效减少化肥施用的温室气体排放。

  海藻生产动物饲料添加剂,可作为饲料补充以减少养牛场的甲烷排放。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中的肠道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甲烷,而甲烷是一种十分强大的温室气体。有研究表明,在牛的饲料中添加少量海藻可以减少40%-99%的甲烷排放。

  海藻可制成高能量密度的天然气和生物柴油,可替代化石燃料和其他温室气体密集型生物燃料来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任何类型的海藻都可以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利用海藻生产生物塑料,可以替代塑料生产所需的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今塑料市场非常庞大,随着减塑、限塑或禁塑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禁止塑料产品的应用,这将增加对海藻制成的生物塑料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海藻生物塑料产品可供销售。

  利用海藻中的纤维素、海藻酸盐或灰烬作为纤维填充剂或粘合剂,用于制作海藻砖、绝缘材料、纤维板、水泥、灰浆、铺路石和内墙板等建筑材料,这些海藻建筑材料都可以存储碳。目前一些海藻砖和海藻保温材料已经投入商业使用。以海藻为原料的纺织业也在探索之中。

  作者:刘雅丹(研究员 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编辑:武玥彤 闫烁(实习)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党建引领温暖新就业群体

  • 又到初秋赏荷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2025-08-22 10:12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2025-08-22 10:12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2025-08-22 10:11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
2025-08-22 10:11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已完成了数百万次微创手术。
2025-08-22 10:10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