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生于水中的水稻该如何呼吸?
水稻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长,是因为其根茎和叶片之间存在许多空隙,也就是气腔。这些气腔将水稻的各个部分(叶片、茎秆和根部)连接起来,使整个植株就像一根插在水里的吸管。氧气可以通过这些气腔到达水底的根部,使水稻能够在水中生长。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水稻不怕水淹。当洪水爆发,水面高度超过叶片时,整个植株都会被淹没在水中,水稻将无法进行呼吸。因此,在发生严重内涝时,必须及时排水,以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
南方为何大面积种植水稻?
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一直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4.5亿亩左右,变化幅度较小。水稻种植面积约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地域分布上,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大,而北方地区则相对较小,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南米北面”现象。此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还导致了其他地域性差异,如“南船北马”、“南茶北酒”、“南橘北枳”及“南甜北咸”等。
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和气候条件较为适宜,适合水稻生长发育。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温度和湿度对水稻的生长都非常有利。
此外,南方居民的饮食习惯也是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原因之一。南方人喜欢吃米,因而水稻种植与南方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东北大米为何如此美味?
“一日三餐,米为粮”,大米作为主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经年累月享用大米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东北大米总是比南方大米更加美味。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东北的黑土地为大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黑土地以其深厚的土壤层而闻名,深度可达40至80厘米。这种肥沃的土壤为大米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使米质更优。
其次,东北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稻谷生长。水稻生长过程中,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1至25摄氏度。东北的天气状况恰巧能够满足这一需求。早晚温差较大的温度,更适宜水稻的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将温差控制在21至25摄氏度的理想范围内。此外,东北的日照时间较长,为水稻提供了充足的日照,这种气温条件非常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再者,大米的淀粉结构因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东北大米和南方大米在淀粉结构上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影响大米口感的因素之一是直链淀粉的含量。当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高时,做出来的米饭口感会较为粘稠;而当直链淀粉含量低时,米饭口感则会偏硬且缺乏弹性。东北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普遍在20%到25%之间,而南方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则介于15%到18%之间。因此,品尝米饭时,有些大米口感粘稠且富有弹性,而有些则口感偏硬。
此外,由于灌浆期时间太短,早稻米的口感不如中稻和晚稻的口感。早稻的灌浆期处在南方较为炎热的阶段,这种高温环境可能导致早稻灌浆期缩短。在水稻栽培中,这种情况被称为“高温逼熟”。这意味着早稻的灌浆期短是由于高温的影响。在高温下,灌浆速度加快,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在颖壳内部快速而无规则地积累,导致淀粉分子间排列较为混乱。由于灌浆速度快,影响了稻米的口感。相比之下,中晚稻的灌浆期温度相对较低,灌浆速度相对较慢。这样,淀粉分子在籽粒中有序、紧凑地排列,与东北粳(jīng)稻的灌浆相似。因此,中晚稻米的口感通常优于早稻米。
科学顾问:唐忠(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统筹:廖丹凤 郑锋茂 王长海 张瑞杰
策划:武玥彤
编辑:卢敬雯(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