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迎霜开放、浴火重生,看中国菊花如何走遍世界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迎霜开放、浴火重生,看中国菊花如何走遍世界

来源:光明三农2023-11-27 09:42

  秋季,当大地沉浸在寒霜和秋雨之中,各种花朵渐渐凋谢,唯独菊花绽放着其独特的香气。虽然菊花不像牡丹那般艳丽,也不如兰花那么娇贵,但它作为一种傲霜之花,一直以来都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陶渊明曾吟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这种坚贞高洁的花与孤高的士人相提并论。

  菊花除了代表孤高远离尘世,还蕴含着坚韧不拔的品质,正如郑思肖所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种坚韧象征着忠于国家,绝不低头。当其他花卉凋谢时,菊花却盛开,这一独特的花期也赋予了它神秘的色彩。

  菊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1],早在《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描写。随着时间的推移,菊花的培育技术逐渐提高,种类也变得更加丰富。菊花的用途广泛,包括食疗、插花、酿酒等,挖掘出更多的价值。不同地方还有各种称呼,如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延年和隐逸花等,可以根据花径、花期和花色来分类。

  历史上,菊花的品种主要以颜色为主要分类标准。清朝《广群芳谱》中记载的菊花品种就有300到400种,到了20世纪,品种已经不下数千[2]。菊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直立的茎、互生的叶子和多层次的花瓣,形状各异,包括平瓣、匙瓣、管瓣、桂瓣、畸瓣等。

  菊花遍布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尤其在北京、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最为盛行。在8世纪左右,菊花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3]。17世纪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引入北美,使中国的菊花遍布全球。

  不同品种的菊花有不同的开花季节,春菊在每年春季2-5月开花,夏菊开花时间在农历5月和9月,晚菊则在10月到11月开花,寒菊的花期则在十二月到次年一月。菊花喜欢温暖的气候,通常在昼夜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生长。温度在25℃以下时生长速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然而,大部分盆栽菊花属于秋菊类型,不太耐高温。

  除了北方的寒冷冬季和南方的炎热夏季之外,菊花通常可以正常生长和开花,尽管不同品种对温度有不同的需求。菊花的最佳生长温度是白天20℃,夜间16-18℃。当白天温度达到32℃时,菊花生长速度通常会减缓。

  湖北省的气候特点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这种气候条件在湖北的菊花生长中起到关键作用。湖北的秋天较晚,温度下降较缓,这有利于菊花的生长。湖北的无霜期较长,也有利于菊花在较为清爽的环境中生长。湖北的年均光照时间为2076小时,满足菊花对充足阳光的需求。

  然而,湖北也有梅雨季节,降雨量较大,而菊花不喜欢潮湿。连续的降雨会导致菊花根系发育不良,甚至腐烂,对菊花的生长造成威胁。此外,菊花对干旱也不太耐受,尤其是在缺水的情况下,它们的生长会受到限制。

  随着互联网直播电商的兴起,麻城的菊花也进军了直播平台,并推出了多种特色商品,如菊花饼、菊花茶和菊花眼罩等。菊花已经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富贵之花。在新时代,它带来了不仅仅是清新的香气,还激发了人们的思考。它象征着坚韧、高洁、忠诚,是一种充满文化内涵的花卉,也是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菊花的种种特点使它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无愧是秋季的代表花卉。

  参考文献

  王微.中国菊花史上集大成之作《百菊集谱》述评[J].农业考古, 2014(4):5.DOI:CNKI:SUN:NOSE.0.2014-04-055.

  李鸿渐,邵建文.中国菊花品种资源的调查收集与分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13(1):7.DOI:10.7685/j.issn.1000-2030.1990.01.006.

  王曼琳.菊纹与日本皇室[J].青年文学家, 2013(30):2.

  图片来源

  Beautiful Free Images &Pictures | Unsplash

  作者:王嘉琳(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科生)刘斯满(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本科生)

  科学性把关:旷宗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副教授)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