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号称“老中医”,穴位都分不清 记者调查隐藏居民楼里的伪中医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号称“老中医”,穴位都分不清 记者调查隐藏居民楼里的伪中医

来源:法制日报2023-06-05 09:23

  近日,河北沧州的张大娘向记者反映,自己遇到了伪中医。张大娘说,前段时间,自己身体不舒服,在小区里闲谈时听说附近有个“老中医”,擅长调理,比去医院看病管用多了。

  张大娘在居民楼里找到“老中医”看病,“老中医”开了4瓶药(每瓶300元),称饭后服用,2个疗程结束后药到病除。结果,张大娘吃完药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恶心、头晕等症状。

  后来去医院做检查,医生称她免疫系统紊乱,开了药服用后很快就好了。“那个‘老中医’也不知道给我开了什么药,药瓶子上没有任何标识。我去找他算账时,已经人去楼空。”张大娘气愤地说,经常听说身边哪又出了个“老中医”,传得神乎其神,可里面有多少是伪中医?

  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次对话,让北京的周先生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遇上了伪中医。

  周先生家住北京市大兴区旧宫,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一段时间就会复发。去年七八月份,他听说附近“××家园”小区里有位“老中医”,师传名家、针灸技术了得。

  于是他赶到该小区,在一栋别墅里找到了这位“神医”。“神医”自称“古法悬灸技术”传人,针灸馆里挂了不少“患者”送的锦旗。然而,周先生接受针灸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疼痛感愈发剧烈。

  “您针刺的都是哪些穴位,针刺这些穴位分别有什么作用?”面对周先生的突然发问,“老中医”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来。

  今年2月,这位“老中医”不告而别。

  中医,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深受广大群众信任,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因此看到了“商机”。《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在民间,有不少没有取得医生职业资格的人,靠着“祖传药方”“中医师承”等噱头,擅自开展医疗活动,号称能够治好任何疑难杂症,存在极大的医疗安全隐患。

  受访专家指出,无证行医人员采用不当手段获取非法利益,忽视他人生命健康,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严重的或涉嫌非法行医刑事犯罪,建议建立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加大处罚力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伪中医诊疗乱象。

  看病遇上了伪中医

  花费不少病没治好

  记者近日前往旧宫“××家园”小区,多位居民向记者讲述了上述别墅里的针灸馆。针灸馆是去年7月份搬来的,“老中医”自称姓黎,号称“古法悬灸技术”传人,自己负责针灸,还有一位助手负责推拿、按摩。

  针灸馆里陈列着“老中医”的行医经历与成就,其余房间是客房和办公会客场所,针灸区域位于地下一层。

  “他说自己传承了其母亲的古法悬针灸技术,后又经自己30年实践摸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针灸技术。一次针灸100分钟,收费600元。此外,他还为患者提供一系列配套中草药品,价格不菲。”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有居民回忆,“老中医”搬来后,附近有关“老中医”很神很牛的说法快速流传开来,怀疑其雇用了团队作虚假宣传。但当时效果立竿见影,不少人上门求医。

  时间一长,不少人发现,自己支付了不菲的费用,“老中医”的针灸却不管用,自己的病症基本没有得到缓解,而“老中医”配的药,价格越来越贵。

  对此,这位“老中医”的解释是,每个人体质不同,针灸和用药后的效果也不同。对于患者周先生“针刺的都是哪些穴位”的问题,“老中医”的最终回复是:自己都是从母亲那儿学来的,只知道该扎哪里,具体专业名词说不上来。

  再后来,有患者指出,“老中医”提供的是针灸服务,需要取得中医专业《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师、取得有针灸专长《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的医师,才能在相关医疗机构开展中医针灸活动。这位“老中医”拿不出来资格证书,属于非法行医。

  据多位患者回忆,后来“老中医”一直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我行医三十多年,还能害你吗?”

  “‘老中医’出售的药品,都是包装简单的自制药,仅在包装袋上贴了名称标签,其余信息一概没有。现在想想,吃这种药都感到后怕。”一位去过针灸馆的李姓居民说。

  在患者的不断质疑中,今年2月,这位“老中医”匆匆退租,没了踪影。

  河北沧州的张大娘遇到的“老中医”,其实情况差不多。她也是在小区里听别人介绍附近有这么一位“神医”,因自己最近身体不舒服,就去居民楼里找“老中医”看病,对方听完病情就开了药,药瓶子上没有任何标识。

  虽然吃了药没有效果,还恶心头晕,但一开始张大娘对“老中医”深信不疑。直到在家人坚持下去医院看了病,病情很快好转。“这些隐藏在居民楼里的伪中医,号称‘老中医’却没有执业证书,开的药都是‘三无’产品,耽误治病还危害身体健康。”张大娘感叹道,“看病还得去正规医院啊。”

  打着药食同源旗号

  大幅提价借机敛财

  一位姓赵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老中医”将自己包装成有师承、有秘方的名医,吸引患者上门看病,借机敛财。这些伪中医为患者开的药,很多都是找到做食品的厂家,请厂家生产食字号产品,再向患者宣称“药食同源”,当作药品售卖,价格还很高。

  “伪中医们一般看的都是慢性病,收入是看诊费用和药品费用,他们在看病时往往会告诉患者,这个病需要长期治疗。当患者质疑病情没有好转时,伪中医就会搬出个人体质不同的理由,质疑患者没有按照自己的嘱咐用药。”这位业内人士这样介绍“老中医”的套路。

  一位中医爱好者透露,一些“老中医”看诊时,没有正规医院的检查报告、化验单就不会开药,所开药方也十分直接,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患者疼痛就开止痛药,气滞就用补气行气药,血瘀就用活血化瘀药,还喜欢开大处方、大剂量。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强介绍,“食字号”产品主要是指不具有医药功效的普通食品;“药食同源”产品是指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并被列入“药食同源”食品目录的食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三者在监管标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依据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食字号”产品不能直接宣传某一功效。

  “伪中医故意告知就诊人虚假信息,隐瞒所售药品真实情况,将‘食字号’产品偷换概念为药品、‘药食同源’,使就诊人陷入错误认知并基于此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构成欺诈。”岳强说,长此以往,患者陷入一个又一个疗程循环,一次又一次掏钱买药,钱花了不少病却没治好,等到发觉不对劲时,伪中医早已携款跑路,不知所终。

  一位保健品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一瓶号称能治疗肺结节的药酒,售价1万元一瓶,被不少“老中医”打上“药食同源”的标签,当成药品售卖,实际上一瓶酒的成本只有几十元。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发布的《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普通食品明示、暗示具有功效或者特殊医学用途的,或者使用“可治疗”“可治愈”等医疗术语,食品宣传信息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行为属于食品宣传欺诈。

  更有甚者,假借中医名号售卖假药,实施诈骗。

  2022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浙江省海盐县检察院督促整治假中药销售行政公益诉讼案”。

  2021年7月,钱某某注册成立“钱氏养生馆”,通过悬挂锦旗、散发名片等方式,宣称自己是北京某医学院副院长、中医康复理疗师、气功师,能够治疗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等老年疾病,招揽老年人进店调理,并使用“激活干细胞”“再生组织细胞”等用语虚构产品功能,诱骗老年人购买“关节再生胶囊”(经鉴定,该药品为假药)治疗。

  海盐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钱某某利用养生馆打着“中医药”旗号,向老年人群体销售假中药,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假药、劣药”的规定,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建议对钱某某销售假药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无证行医危害甚巨

  一旦暴露消失踪迹

  记者注意到,许多患者找民间“老中医”治病,无外乎是朋友、熟人、邻居等介绍,理由大多是“听说特别神,有祖传秘方,药到病除”。

  陕西西安的刘女士就因听信传言被伪中医坑了。

  刘女士婚后花了几个月时间备孕无果。邻居知晓后,介绍她去一个“老中医”那儿看看,称对方是“包治百病的名医,除了治病外,还能调理身体”。

  刘女士决定试一试。她找到这位“老中医”,对方简单为她把脉后,就开了药方,包括激素类西药“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其间,无论刘女士怎么询问,对方都不作详细回应,显得高深莫测。随后,这位“老中医”让刘女士拿着药方去开药,3服药700多元。

  “当时不知道自己情况有多严重,只是按照那位‘老中医’的要求,吃他开的3服中药和补佳乐。”刘女士没想到,越吃身子越虚,月经周期越来越长,最后“老中医”都担心出问题,让她去正规医院做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刘女士得了卵巢功能早衰,之后在专业医生的治疗下才痊愈。事后,刘女士去找那位“老中医”理论,可对方已经不见踪迹。

  “听邻居说,他属于自学成才,看病都是靠熟人介绍,并没有相关中医执业资格。”刘女士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对于中医而言,相关中医执业证书必不可少,包括中医师承(传统医学师承)证书、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以及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前两种证书取得后,需继续考取助理医师与执业医师资格证,进而拥有行医权;而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只需取得,即可拥有行医权,可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活动或个人开业。

  “中医师资格的取得,新修改的医师法有规定,无论师承、确有专长的人士,经过考核和推荐,可以获取中医师资格证书。国家对确有专长,祖传的、师承的,都已经给予获得中医师资格的条件机会,仍旧无证行医的,应当认定为非法行医。”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华卫律师事务所主任郑雪倩说。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上述民间“老中医”的行为已经涉及非法行医。

  “这类无证行医人员,采用不当手段获取非法利益,忽视他人生命健康,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郑雪倩说。

  岳强补充道,如果非法行医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即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等,则涉嫌非法行医刑事犯罪。

  建立信用惩戒机制

  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无证实践从医疗安全角度出发是不安全的,尤其是未经培训和师承的‘中医’,仅仅靠特定的药方治病,类似只针对症状的治疗不符合现代医学理念。”北京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利强说,因此加强监管迫在眉睫。

  郑雪倩也提出,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非法行医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参考国外建立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将无证行医者与信用制度挂钩,形成威慑,同时鼓励群众举报伪中医诊疗乱象。

  “广大患者也应擦亮双眼,就诊前查看中医、诊所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前往资质齐全的正规医院、诊所看病。”郑雪倩说。

  岳强则建议,建立健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监管体系,明确各主管部门职责,避免监管空白、责任推诿,对伪中医诊疗乱象及时进行整治,加大处罚力度;重视行业协会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建立行业“黑名单”,对行业不规范乱象进行公示,并对消费者进行风险提示;新闻媒体也要发挥舆论监督、宣传科普作用,对伪中医诊疗乱象及时曝光披露,并对群众进行科普宣传,提升大众科学认知水平和维权意识。(记者韩丹东 实习生 王意天)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年前6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76.9%

  • 贵州榕江:送别抗洪抢险救援队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