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卢勇,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启振,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初见规模、农村环境普遍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提高,等等。然而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乡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特色单调、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农民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发挥、乡风建设专门人才缺乏等。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务必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上万年的农业实践酝酿了优秀的农耕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宝贵启示。
第一,和谐共生、协调统一的系统发展观念。天地人“三才”理论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吕氏春秋·审时》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传统农业生产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规律、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统筹,整体推进,统筹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的协调提升。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强化分类指导,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同时,地方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努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现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在加大农村居住环境、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使和美生态环境真正成为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最后,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成果的主要受益者,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环节。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必须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培养,努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还要积极引进外来优秀专业人才,共同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合力。
第二,顺天应时、因地制宜的生产生活体系。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耦合,这决定了其既具有季节性特点又具有地域性特点。西汉《氾胜之书·耕田》开篇就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意为农耕的基本原则在于赶上合宜的时令,整地和土,加施粪肥并注意保墒,及早锄地,尽早收获。又指出:“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种谷》也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传统农业强调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地开展生产活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产模式,如华东水乡的垛田农业系统、桑基鱼塘系统,西北的砂田农业系统,西南的梯田景观系统,东北、华北的农牧结合生产系统,等等。
我们今天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当充分借鉴顺天应时、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生活智慧。首先,从乡村实际情况出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更是农业强国建设的牢固基础。振兴乡村产业,关键是因时、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其次,在保护古村落和古建筑的基础上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为发展乡村旅游业、传承农耕特色文化服务。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土特产品、传统美食、乡土民俗、农田设施等特色资源,叠加乡土文化,展现真正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和美乡村建设主张和而不同,坚决避免“千村一面”,应当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记忆和农业文化遗产,用好用活特色资源。
第三,勤俭节用、耕读传家的农本文化传统。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拥有悠久而深厚的重农务本传统。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反对无节制地使用和挥霍。传统农业特别重视物质资料的循环利用和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使得中国农田连续耕种数千年都没有出现土壤退化的现象,反而越种越肥沃,成为世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典范。究其原因,宋代《陈旉农书》总结道:“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农耕文化影响传统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普遍崇尚“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耕”以延续家庭经济命脉,“读”以传承家族文化基因。
当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农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素可以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首先,贴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切实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着重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手段,将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部分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合,发挥良好村规民约、家教家风的作用,为乡村居民提供精神指引。其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结合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农民生活,推出更多具有中国式“三农”特色的文化产品。最后,兴利除弊,积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弘扬传统礼俗,革除陈规陋习,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阻碍和美农村建设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引导乡亲继承优秀传统、树立文明新风。
综上所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础。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重农务本、精耕细作、和谐共生、协调统一、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勤俭节用、耕读传家、开放包容等优秀特质,又是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无法割舍的民族基因。因此,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需要充分借鉴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做好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传承,才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农业强国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