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互花米草是一种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植物,虽然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但却是最危险的全球入侵物种。它能致使本地物种大片消失,严重威胁着本土生态系统,近年来我们国家正在对它进行大规模治理。
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的入侵格局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国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由于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快速沉降和淤积,可保滩护堤、促淤造陆。我国于1979年将其从北美洲引进,80年在滨海地区引种。虽然最初引进给我国带来了正面效益,但由于缺少对它的管控,如今互花米草疯长成灾,已成为我国沿海滩涂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
互花米草的入侵严重影响了芦苇、海三棱藨草、红树林等原生植物的生长,改变了海滩的景观和物种组成,破坏了原始生态系统,降低了本土物种多样性,并造成了河口河道淤积。
互花米草入侵区域
从1985年到2021年,我国互花米草的分布面积从2.6 km²增长到了615.7 km²。从辽河河口到海南沿岸,均有分布,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的面积最大,但近几年山东的扩张速度最快,尤其是黄河三角洲地区。2023年,互花米草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互花米草为何成为入侵物种
一是入侵通道。互花米草的人为引进,实际上忽视了地理空间,为其入侵提供了通道。每年生长季过后,部分互花米草的种子还会随风浪四处漂流,等到第二年春季遇到合适的地方萌生出新的植株,加快了入侵和扩张速度。
二是生态系统可入侵性。与互花米草相比,芦苇、海三棱藨草等土著植物的竞争优势较低。芦苇的净光合速率低于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的生长可以被互花米草抑制。此外,生态位空缺、天敌缺失、海平面上升、生境富营养化、生境扰动等因素,也为互花米草的入侵和扩张创造了条件。
三是种群入侵力。互花米草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在许多地理和环境条件下生长,也可以在多种土壤中扎根生存,包括沙质土壤、黏土、砾石、淤泥质滩涂等。互花米草具有分泌盐分的盐腺和发达的通气组织,耐盐耐淹,淡水和盐水环境均能适应。互花米草还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可深至土壤1.5米,以最大程度地吸收营养和水分,获取其它植物的资源。另外,繁殖能力也很强大,地下的根茎以及花期过后的种子,都可以帮助它们扩大种群。
互花米草发达的根系(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高效防治互花米草
为科学有序推进互花米草防治工作,提高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遏制互花米草扩散态势,我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务院联合发布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要求通过四年集中防治,力争到2025年,互花米草清除率达到90%以上。目前,沿海各省已经开展了联防联控的互花米草治理工作。互花米草的治理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综合治理方法。
物理防治主要通过刈割、翻耕、挖掘等手段,抑制互花米草的光合或者呼吸作用,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其生长繁殖。物理措施大多简单、易于操作,但成本高,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例如如单次刈割不能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需进行多次处理。物理法还会破坏底层沉积物的物理结构,当进行淹水处理建造水池时,会导致潮间带栖息地的丧失。
刈割/翻耕治理互花米草
除草剂效率高、成本低、起效快,对栖息地的物理特征影响小,也是控制互花米草的常用方法。许多除草剂曾被用于防治互花米草,如草甘膦、草铵膦、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能)、咪唑烟酸(灭草烟)等。除草剂的使用需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盖草能和灭草烟被广泛接受。盖草能是禾本科专一性除草剂,抑制植物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来阻止脂肪酸的合成;灭草烟则为广谱除草剂,抑制植物中合成支链氨基酸的乙酰乳酸合成酶。这两种除草剂一个月内几乎可以全部降解,对大型底栖生物无明显伤害,并且对互花米草的灭除率高达90%以上,第二年无幼苗萌发,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繁殖。
无人机喷洒除草剂/除草剂治理对比图
生物防治有两种方法,引入天敌和物种替代。光蝉、玉黍螺等食草动物可以降低互花米草的生长繁殖数量,但容易造成二次入侵,我国还未采用这种方法。芦苇替代的方法有过尝试,尚未成功。
综合防治是基于各种方法的优点,将它们结合起来控制互花米草,达到比单一措施更好的防治效果。如先采用物理方法刈割等清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再进行淹水胁迫使其地下部分缺氧腐烂,或者使用除草剂对无法刈割的地方进行除草。综合防治可以提高治理效率,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但在应用时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防控方案。
作者:周悦(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研究生)
审核专家:张全胜(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教授 研究生导师)
照片来源:姜向阳(山东省海洋与资源环境研究院)
统筹:刘雅丹(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编辑:武玥彤
校对:王嘉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