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生产技能 > 正文

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5-10 13:57

  互花米草是一种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植物,虽然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但却是最危险的全球入侵物种。它能致使本地物种大片消失,严重威胁着本土生态系统,近年来我们国家正在对它进行大规模治理。

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

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的入侵格局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国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由于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快速沉降和淤积,可保滩护堤、促淤造陆。我国于1979年将其从北美洲引进,80年在滨海地区引种。虽然最初引进给我国带来了正面效益,但由于缺少对它的管控,如今互花米草疯长成灾,已成为我国沿海滩涂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

  互花米草的入侵严重影响了芦苇、海三棱藨草、红树林等原生植物的生长,改变了海滩的景观和物种组成,破坏了原始生态系统,降低了本土物种多样性,并造成了河口河道淤积。

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

互花米草入侵区域

  从1985年到2021年,我国互花米草的分布面积从2.6 km²增长到了615.7 km²。从辽河河口到海南沿岸,均有分布,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的面积最大,但近几年山东的扩张速度最快,尤其是黄河三角洲地区。2023年,互花米草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互花米草为何成为入侵物种

  一是入侵通道。互花米草的人为引进,实际上忽视了地理空间,为其入侵提供了通道。每年生长季过后,部分互花米草的种子还会随风浪四处漂流,等到第二年春季遇到合适的地方萌生出新的植株,加快了入侵和扩张速度。

  二是生态系统可入侵性。与互花米草相比,芦苇、海三棱藨草等土著植物的竞争优势较低。芦苇的净光合速率低于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的生长可以被互花米草抑制。此外,生态位空缺、天敌缺失、海平面上升、生境富营养化、生境扰动等因素,也为互花米草的入侵和扩张创造了条件。

  三是种群入侵力。互花米草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在许多地理和环境条件下生长,也可以在多种土壤中扎根生存,包括沙质土壤、黏土、砾石、淤泥质滩涂等。互花米草具有分泌盐分的盐腺和发达的通气组织,耐盐耐淹,淡水和盐水环境均能适应。互花米草还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可深至土壤1.5米,以最大程度地吸收营养和水分,获取其它植物的资源。另外,繁殖能力也很强大,地下的根茎以及花期过后的种子,都可以帮助它们扩大种群。

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

互花米草发达的根系(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高效防治互花米草

  为科学有序推进互花米草防治工作,提高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遏制互花米草扩散态势,我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务院联合发布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要求通过四年集中防治,力争到2025年,互花米草清除率达到90%以上。目前,沿海各省已经开展了联防联控的互花米草治理工作。互花米草的治理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综合治理方法。

  物理防治主要通过刈割、翻耕、挖掘等手段,抑制互花米草的光合或者呼吸作用,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其生长繁殖。物理措施大多简单、易于操作,但成本高,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例如如单次刈割不能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需进行多次处理。物理法还会破坏底层沉积物的物理结构,当进行淹水处理建造水池时,会导致潮间带栖息地的丧失。

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

刈割/翻耕治理互花米草

  除草剂效率高、成本低、起效快,对栖息地的物理特征影响小,也是控制互花米草的常用方法。许多除草剂曾被用于防治互花米草,如草甘膦、草铵膦、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能)、咪唑烟酸(灭草烟)等。除草剂的使用需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盖草能和灭草烟被广泛接受。盖草能是禾本科专一性除草剂,抑制植物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来阻止脂肪酸的合成;灭草烟则为广谱除草剂,抑制植物中合成支链氨基酸的乙酰乳酸合成酶。这两种除草剂一个月内几乎可以全部降解,对大型底栖生物无明显伤害,并且对互花米草的灭除率高达90%以上,第二年无幼苗萌发,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繁殖。

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

无人机喷洒除草剂/除草剂治理对比图

  生物防治有两种方法,引入天敌和物种替代。光蝉、玉黍螺等食草动物可以降低互花米草的生长繁殖数量,但容易造成二次入侵,我国还未采用这种方法。芦苇替代的方法有过尝试,尚未成功。

  综合防治是基于各种方法的优点,将它们结合起来控制互花米草,达到比单一措施更好的防治效果。如先采用物理方法刈割等清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再进行淹水胁迫使其地下部分缺氧腐烂,或者使用除草剂对无法刈割的地方进行除草。综合防治可以提高治理效率,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但在应用时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防控方案。

  作者:周悦(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研究生)

  审核专家:张全胜(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教授 研究生导师)

  照片来源:姜向阳(山东省海洋与资源环境研究院)

  统筹:刘雅丹(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编辑:武玥彤

  校对:王嘉伟(实习)

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