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认识“行军虫”:草地贪夜蛾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认识“行军虫”:草地贪夜蛾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5-06 14:42

  什么是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于1797年被科学家发现并命名,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昆虫,英文名是fall armywarm,俗称秋粘虫,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十大预警害虫之一。草地贪夜蛾是完全变态昆虫,完成一个世代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

  草地贪夜蛾的卵呈圆顶形,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块上多覆盖有黄色鳞毛,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其幼虫共有6个龄期,体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部具有白色或黄色倒“Y”型纹,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

  草地贪夜蛾的蛹为红棕色,有光泽,长度为14~18mm,宽度约为4.5㎜。雄成虫典型特征为前翅环形纹黄褐色,顶角白色块斑,翅基有一黑色斑纹,后翅白色,后缘有一灰色条带;雌成虫典型特征为前翅环形及肾形纹、灰褐色,轮廓线为黄褐色,各横线明显,后翅白色,外缘有灰色条带。

认识“行军虫”:草地贪夜蛾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草地贪夜蛾高龄幼虫

  为什么要警惕草地贪夜蛾危害?

  草地贪夜蛾原产自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6年,它首次在西非和中非出现,2018年,扩散至印度与南亚、东南亚各国,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传入中国,并迅速在全国扩散。

  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千米;幼虫是其为害的主要阶段,在其原产地可取食超过76科、350种植物,尤其喜欢玉米、水稻、棉花、花生、高粱和蔬菜,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外号“行军虫”;每头雌蛾一生中可产下约1500颗卵,最高可产2000颗卵,这种“特别能飞、特别能吃、特别能生”的生物学特性导致其对农作物的危害性极强。

  草地贪夜蛾危害过的玉米还能否食用?

  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玉米。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幼虫喜欢蜷缩在植株心叶为害,叶片生长的同时,它们也在咀嚼,导致叶片参差不齐;玉米抽雄时,幼虫们会在未完全抽出的雄穗上聚集为害,此时雄穗由最上面两片叶片包裹,幼虫隐蔽环境较好,低龄幼虫造成颖花被害,高龄幼虫直接咬断雄穗侧枝和主轴;雄穗抽出散粉后,失去隐蔽环境,幼虫转移;雌穗吐丝后,幼虫会为害花丝,将花丝部分或全部咬断,并随花丝通道进入穗尖,取食籽粒,也可直接蛀穿苞叶取食籽粒。

  通常草地贪夜蛾危害过的玉米穗不再被人类食用。虽然“幺蛾子”们不会直接影响玉米的食用安全性,但其危害可导致玉米更易被霉菌为害而产生黄曲霉等毒素。

认识“行军虫”:草地贪夜蛾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不同时期玉米的被害状

  防控草地贪夜蛾有哪些方法?

  目前国内外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方法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监测预警:

  种群监测预警是防控工作的基础,可采用信息素诱捕、灯光诱捕和田间调查三种方法。信息素诱捕具有很强的灵敏性,适合种群发生早期低密度下的监测工作。由于草地贪夜蛾的趋光性明显低于棉铃虫等其他夜蛾类害虫,灯光诱捕的方法不够灵敏,但可用于高密度下的种群监测,其优点是可以通过解剖雌虫卵巢判断虫源迁入迁出性质和产卵动态。通过成虫性诱和灯诱的方法可以对田间种群发生进行短期预测,生产上依据短期预测结果及时启动田间实际发生情况的调查工作,并基于调查数据指导防控。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从栽培管理、作物布局、品种抗性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创造一个不利于草地贪夜蛾发生和为害的农田生态环境,更侧重于提前预防。比如在玉米周围种植晚播玉米作为隔离带,集中诱集草地贪夜蛾产卵并进行诱杀;玉米-大豆间作可以显著降低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的存活率,生产中可通过玉米与大豆合理间作来减轻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为害。

  理化诱控:

  1头草地贪夜蛾雌虫的产卵量大约500~1000粒,杀死1头未产卵的成虫,相当于保护了667m2的作物,在成虫活跃期,利用其趋化性和趋光性,应用食物诱捕器、糖醋液、性诱捕器和杀虫灯诱杀成虫可降低产卵量。

  生物防控:

  采用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螟黄赤眼蜂、蠋蝽等天敌,促进可持续治理。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是短期内控制草地贪夜蛾暴发为害的主要方法和应急手段,在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扩散前,清晨或傍晚太阳下山后施药,应用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注意药剂交替、轮换、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作者:徐丽娜(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性把关:戚仁德(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研究员)

  策划:谢芸 罗宇辰(实习)

认识“行军虫”:草地贪夜蛾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救灾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