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还记得西游记中的犀牛怪吗?冰河期真的有!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还记得西游记中的犀牛怪吗?冰河期真的有!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5-03 18:05

  在浩瀚的演化长河中

  犀牛家族曾经出现过无数奇形怪状的成员

  其中有些长得好像一匹马(跑犀)

  有的长出了长鼻子试图装象(卡地犀)

  还有的变成了个啤酒桶(远角犀)

  在这么多奇奇怪怪的古犀当中,冰河期三犀可谓是知名度极高的存在,可分别对应辟寒、辟暑和辟尘三位大王。

  历史上的各类犀牛 来源:Reddit

  辟尘大王

  长有“冲天巨角”的板齿犀

  板齿犀(Elasmotherium)是出现过的最大犀科物种,具有媲美亚洲象的吨位,最具特色的就是它们额头上的那根如同“避雷针”般的大角,这根额角实际上是由鼻角、额角合并而成的。

  同时根据化石显示,板齿犀类的牙齿齿冠普遍很高,齿面珐琅质裙皱很复杂,这说明它们是适应开阔干冷草原的生物,这里时不时就会有尘土飞扬, 板齿犀也当得起辟尘大王之名!

  板齿犀 来源:Twitter

  板齿犀那长达两米的冲天巨角,那可真是霸气酷炫吊炸天啊!以至于很多神秘动物学爱好者都坚信, 所谓的欧洲神话中的独角兽其实就是对史前存在过的板齿犀的“追忆”。但一些新证据却显示板齿犀很可能并没有如此巨大的角。

  新(上)、旧(下)两种复原的板齿犀 来源:Twitter

  前两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板齿犀夸张的“大隆额”,表面几乎就见不到多少可提供支撑力的“沟壑”。这足以说明,板齿犀角的分量,至少不会像过去认为的这么沉重。

  另外,板齿犀隆额本身的承重能力也存在高估,板齿犀隆额内部是一个大的空腔,腔体外壁平均厚度只有1cm左右,无法承载重量极其夸张的巨角。

  基于该研究所做出的复原 来源:Twitter

  其实,无论板齿犀的角到底应该是怎么样,它都是一种极富魅力的古生物。在板齿犀的身上,实在还有太多谜团难以解开。也许很多问题的真相,将伴随板齿犀的灭绝,而永远长眠于地底。

  板齿犀是传说中独角兽原型的这个假说,目前来看只是一厢情愿 来源:Wikipedia

  辟寒大王

  以小博大的披毛犀

  说到板齿犀的灭绝的原因,除了气候变化与古人类的潜在影响,还有一大罪魁祸首,就是板齿犀最大的竞争对手披毛犀(Coelodonta), 一身厚实的毛发能抵御北境的暴风雪,不愧是辟寒大王。

  披毛犀一族最早在距今500-400万年前起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并在距今300-2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离开高原,深入我国西北、河北的草原地带,随后一路向高纬度极寒地区迈进,最终演化成犀牛家族有史以来最适应寒冷环境的王者选手——最后披毛犀。

  与另外两位大王不同,出身苦寒之地的它出土好几具保存完好的冻尸,有些甚至还保存有难以保存的毛发和完整的犀牛角,是少数知道确切外形的史前生物。

  依据古人类所绘的壁画所复原的披毛犀来源:Facebook

  和肩高2.5米,体重3-5吨的板齿犀相比,披毛犀的吨位整整差了一个等级,它的肩高一般在1.8-2米左右,体重约1.8-2.7吨,大概与现代白犀差不多。当两者相遇披毛犀恐怕只能敬而远之,甚至还可能被板齿犀所驱赶。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披毛犀成功以小博大,淘汰了不可一世的板齿犀呢?

  板齿犀(前)、披毛犀(后) 来源:Reddit

  实际上,板齿犀尽管体型硕大,却是个虚弱的泥足巨人,它看似巨大的脑袋,隐藏着一个不利于生存的致命弱点。

  如果我们俯瞰板齿犀的头骨,就能够发现它的颌骨特别细,估计在生前板齿犀的吻部应该比较尖,让人联想起今天的黑犀。但是黑犀是一种主食枝叶的犀牛,而根据特别高冠的牙齿与齿磨痕分析来看,板齿犀主食应该和披毛犀一样,是粗糙的草类。如此一来, 板齿犀的细吻导致它们食草效率非常低,最后败给长着宽大吻部的披毛犀,也是在情理之中。

  板齿犀的“樱桃小嘴”显然不如披毛犀的大方嘴进食效率高来源:参考文献

  另外,披毛犀特别巨大的鼻角,可不仅仅是为了争斗或显摆的。当积雪厚密的时候,披毛犀就可以用它的鼻角把积雪给扫开,从而寻找被雪覆盖的植物。这一点无论板齿犀的角长成什么样,都不可能做到。

  扫雪取食的披毛犀 来源:参考文献

  最终随着冰期作用越来越强烈,披毛犀逐渐占据上风,而相对适应暖湿环境的板齿犀彻底走向了灭绝。尽管淘汰了板齿犀,可披毛犀却不能就此高枕无忧,因为在它们征战欧亚大陆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个强势的劲敌——史蒂芬犀。

  史蒂芬犀(前)、披毛犀(后) 来源:Reddit

  辟暑大王

  生于温柔乡的史蒂芬犀

  相比于披毛犀的童年遭受着青藏高原的严酷考验,史蒂芬犀(Stephanorhinus)可以说成长于温柔乡之中,披毛犀要是去找它串门,估计是要中暑。

  因为这层原因有些复原图的它们毛很少或者干脆无毛,但这也导致在面对披毛犀的扩张一度处于劣势。但随着更新世冰期的到来,气候迅速转冷,史蒂芬犀生活的温和环境不复存在, 可它们却没有就此灭绝,反而演出了励志剧本,走向寒冷环境直追披毛犀的步伐。

  早中更新世的欧洲气候较为温和,为喜温的古河马和史蒂芬犀的生存创造条件

  来源:Twitter

  晚期的基什贝尔格史蒂芬犀(S. kirchbergensis),就是个相当成功的物种,其分布范围西起西欧,南至我国神农架、三峡一带,向东北甚至进入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北冰洋沿岸,可以说分布遍及亚欧中高纬度,而且在中国这样的中纬度地区,适应能力要远超过披毛犀,我国华北、华中和东北很多地方都发现过它的化石。

  史蒂芬犀是历史分布范围最广的犀牛 来源:Twitter

  在中晚更新世的亚欧寒冷地区,史蒂芬犀经常和最后披毛犀共享同一生境,之所以两种体型类似的犀牛能和谐共处,可能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的食物存在差异,粗矮敦实的披毛犀大量摄食地面上的草,而高大的史蒂芬犀能够利用枝叶、灌木和部分草类等各种食物。不过它们的化石数量和密度都要明显少于披毛犀,也许还是受到了寒冷环境有限食物资源的极大钳制。

  史蒂芬犀的“大长腿”有利于取食高处的枝叶

  来源:参考文献

  冰河三犀的终章

  在板齿犀落败之后,披毛犀和史蒂芬犀继续四处互卷,双方不断升级硬件,然而不管任何时期,自身努力都无法挑战环境大势。

  随着更新世的结束,气候逐渐转暖,高纬度寒冷地区广袤的草原被针叶林所取代,针叶树的营养非常贫瘠,绝大多数植食动物都难以将其作为食物。因此这对当时高纬度的大型动物,可谓一场灭绝之灾。另外再加上人类的影响,在更新世末至全新世过渡期,披毛犀和史蒂芬犀也全部走向了灭绝,这场竞争最终没有赢家。

  显赫一时的冰河期三犀 来源:DeviantArt

  今天披毛犀与史蒂芬犀留存于世的最后近亲,便是东南亚丛林中的小型双角犀牛——苏门犀,从它身上披覆的毛发,可以依稀看出些披毛犀的风采。

  历史上苏门犀的分布曾经也非常广泛,在我国一度分布至河南南部,然而人类的弓箭与猎枪,却掐断了披毛犀一族最后的复苏希望。如今苏门犀已经走向灭绝的边缘,数量可能只有几十头,且完全看不到增加的希望,未来可以说是一片黯淡。

  也不仅仅是苏门犀,目前仅存的五种,全员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如果再不加以行动去保护现存的犀牛,也许冰河犀牛的传奇,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成为绝响,永远埋藏在暗无天日的冰层之下。

  处境堪忧的犀牛们 来源:Reddit

  参考文献:

  1. Large mammals were the architects in prehistoric ecosystems

  2. 《Mammoths, sabertooths, and hominids : 65 million years of mammalian evolution in Europe》

  3. Ancient Woolly Rhino Points to Himalayas、

  4. The experience in reconstructing of the head of Elasmotherium (Rhinocerotidae)

  5. 《中国新近纪犀牛》

  6. 《 冰河世纪:史前动物全揭秘2》

  作者:谢翃瀚 科普作者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镇时间”即将来临 氛围感已拉满

  • 距乌镇峰会开幕还有2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