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14日,科技部发布公告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4月17日,中国科协发布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首先选择在京中央单位进行试点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两个文件,一个从法律角度给科普各项工作的开展给予保障,另一个从评价机制上予以认可,畅通了“科普人”的职业发展通道。两者都致力于推动科普工作走向规范化、专业化,以带动更多的人才、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资源投入科普,有效助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但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还是对科普专业职称的评审,都鲜少提及科普从业者的职业标准与从业规范问题。
科普工作涉及面广,存在多行业、多部门交织的情况,同时科普工作者并未被认定为一个职业,至今尚未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未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职业标准与从业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从事科普工作需要软硬条件兼备,既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积累,掌握一定的传播技法,也要有职业道德层面的约束,缺乏规则限定则会导致乱象丛生。比如科学普及首先要保证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时针对不同的岗位性质、场合、受众特征等需要掌握写作、演讲等不同的传播技能,这对科普从业者自身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伴随着自媒体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和知识分享浪潮的爆发,大量的自媒体账号开始给自己贴上“科普”的标签,平台也给这些帐号或博主进行了“科普”认证。然而,各平台都存在科普内容良莠不齐的问题,部分博主或是因自身素质不足,或是由于营销等目的,传播着大量的伪科学或者低俗内容,诸如“每天这样做,永远不生病”“癌症不用治,用它就可以”等伪科普内容就给科普工作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由于缺乏统一的科普职业标准和从业规范,科普的标签随意认证,谁都能打着“科普”的名义收割大众注意力资源,兜售产品与意识形态,无法从内容发布的源头进行管理、把控和审核,甚至在出问题后也没有什么硬性条件要求停止非科学内容的传播。受众只能凭借自我意识进行判断,造成“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困境。
职业标准是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制定科学、统一、权威的职业标准与从业规范能够给予从事科普行业的劳动者提供能力培养和发展方向的指导,对于提高科普从业者素质,引导规范科普职业教育培训,推动科普职业资格制度建设,促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推动国家科普能力建设都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研究制定国家科普职业资格标准,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从事科普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意识、品质、技能和行为要求,从源头上进行把关,提升对从事科普内容生产的人的要求,并进行常态化监督与管理,设置红线和退出机制,一旦发布造成社会重大不良影响的伪科普内容,取消其认证资格。
通过以法治多维度引领和保障新时代科普工作,以职称打通科普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以职业标准与从业规范对科普行为做出明确要求,形成多方面稳定有力支撑,必将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繁荣发展,有效发挥科普对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作用,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黄荣丽 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