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今日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04-20 16:01
今日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它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01 谷雨的由来

  《群芳谱》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源自“雨生百谷之意”, “谷”字并不单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标志着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已经到来。

  02 谷雨的天气特征

  春雨绵绵是谷雨节气最主要的特点。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进入谷雨节气,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降水明显增多,尤其是在华南地区,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秦岭-淮河流域基本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的分界线,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在北方,谷雨是“终霜”的象征,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没停止,很多地方会出现初雷。南方大多数地区气温已达20℃左右,“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开始有炎热之感。

  03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浮萍开始生长。萍,水草,与水相平,故称“萍”。

  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布谷鸟。“布谷”正是源自它的叫声。拂羽:掸拭羽毛。布谷鸟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鸟鸣“布谷”,似乎在催人播谷。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是一种鸟,头上生有冠状的羽毛,就像古代女子的头饰华胜一样,故名戴胜。《尔雅》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也即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今日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04 谷雨农事活动

  《群芳谱》也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谷雨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值农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季节。华北平原霜期结束,谷子、水稻开始播种,冬小麦处在拔节或抽穗阶段,要抓紧施好孕穗肥,同时要注意防旱防湿防病。

  此时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水较丰,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此时节也是庄稼生长的最佳时节,插秧、播种成为农民们的主要农活,从这时起就真正进入了农忙时节。

  华南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旱季节,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谷雨时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病虫害发生和流行,需预防。

  05 谷雨民俗

今日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赏牡丹。“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国色天香,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清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

  喝谷雨茶。谷雨有喝茶的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制成的茶叶。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

  吃春。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我国早在汉朝时,就有食用香椿的习惯。香椿还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们的喜爱。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06 谷雨养生

  《黄帝内经》有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寄治十八日。”这是说四季季末的十八日均由脾所主,谷雨节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养生除了养肝护肝外,还需要注意健运脾胃,因为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夏天即将来临,夏天以炎热潮湿天气为主,应提前作好准备,可适当多吃健脾胃、祛湿食物,如香椿、黑豆、薏米、山药、鲫鱼等。

  由于谷雨节气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因此需要提防“湿邪”侵袭伤身。俗话说:“谷雨寒死老鼠。”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寒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导致感冒。

  作者:杜传耀,系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高级工程师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 杭温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