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节气农事·春分】春色平分,农事紧跟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乡村文化 > 正文

【节气农事·春分】春色平分,农事紧跟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3-21 11:27

  春分时节,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春季平分,寒暑均平。《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燕来还识旧巢泥。”二候,雷乃发声,雷为振,阳气正启,三候,始电。电雷鸣,春雨落,“花落知多少。”自古农谚有云:“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春分时节快插犁,抢种一粒收万粒。”那么春分时节的农业作物和值得注意的农业气象又有哪些呢?

  春分时节不同的的农业作物如何管理?

  春分时节,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据了解,今年河北省冬小麦播种面积3354.1万亩,比上年增加3.3万亩。目前,河北省主体麦田墒情适宜,由于2月下旬光温资源充足,全省冬小麦长势向好。针对今年小麦苗情复杂,河北省针对后续还可能发生春旱、倒春寒的实际,要因地因苗因时因墒,开展针对性强、灵活多样的肥水管理、一喷三防等系列“田间日”活动,切实做到培训全覆盖、服务全覆盖、措施全覆盖。

【节气农事·春分】春色平分,农事紧跟

  农民在麦田里喷洒药物

  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早稻已育秧18.8%,进度同比快1.2个百分点,已栽插2.6%。

【节气农事·春分】春色平分,农事紧跟

  贵州省丹寨苗寨稻田

  蔬菜方面,春分节气,南瓜、菜瓜、早毛豆、菜豆、豇豆等春播蔬菜可分别在3月份内播种育苗。春季少雨,早春定植于露地的蔬菜要及时浇水,保证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今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主推马铃薯两膜覆盖种植技术,通过在大棚内覆盖地膜,实施规范作业,保障了马铃薯早播种、早上市。种植户们陆续开始播种马铃薯,犁地、下种、起垄、盖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春分时节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农业气象?

  春旱。抗御春旱仍是春分时节重要的农事活动,在春季少雨的北方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据全国农田墒情会商会结果,大部分农田土壤墒情适宜,北方冬麦区西北东部、华北局地墒情不足,应浇好春灌水、追好返青拔节肥;春播区西北中东部、东北西部部分地区墒情不足,应提前做好抗旱春播准备,适时开展春覆膜。

  倒春寒。“倒春寒”到来时,南方早稻容易烂种烂秧,直播早稻要推迟浸种;已经浸种催芽要摊薄晾芽;已经播种的要“夜灌日排”“晴排雨灌”,以水调温。育秧稻苗,要加固棚膜,或双膜保温护苗。同时,在降温前适当喷施磷肥,增强稻苗抗逆性。

  风沙。春分时节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区普遍晴朗多风,忽冷忽热,常出现大风和扬沙天气。对损失严重、造成绝收的蔬菜,要及时拔除残株烂叶,清理园地,防止腐烂引起病害的发生,同时抓紧时间抢种。对损伤不严重的蔬菜,要及时扶正、缚稳植株,修剪掉被折断、损伤的枝、蔓;并将残枝、落果清理到棚外。同时采取叶面喷肥,及时浇水,增强抗逆性。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出自 苏轼《癸丑春分后雪》)万物生发时,草木知春来,又是一年春分至,正是踏青赏花时。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田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他们挥洒的汗水是蒸蒸日上的期许,埋下的种子是指日可待的惊喜。

  科学顾问:胡  琦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二十四节气工作室负责人

  监   制:战  钊、廖丹凤

  策   划:宋雅娟、涂子怡武玥彤

  制   作:钱  庆

  联合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光明网

【节气农事·春分】春色平分,农事紧跟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坚守岗位 为了万家团圆

  • 新高铁助推文旅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