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智惠农民】淡水精灵们都去了哪儿?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绿色发展 > 正文

【智惠农民】淡水精灵们都去了哪儿?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3-02 11:06

  “淡水”,就是不含盐的水。这个定义把淡水系统环境与海洋或咸水生态系统区分开来。淡水生态系统有很多种类,如流动的水,江、河,从内陆流向大海;平静的水,或浅或深,如较大面积的湖泊,水库。还有湿地,那些永久或暂时被水覆盖的土地区域,通常较浅,如沼泽地、泥炭地、河口、红树林和稻田。淡水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非常明显生活在淡水中的生物,也包括适应生活在淡水栖息地中或周围的生物和植物。

【智惠农民】淡水精灵们都去了哪儿?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奔腾的河流 图片来自作者

  生活在这里的生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如青蛙和蝾螈,既能在水里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哺乳动物,包括依赖湿地生存的如河马和淡水豚类,如长江豚、鼠海豚、海豹、水獭、驼鹿等;水鸟,那些生活在水边,靠吃鱼或虫生活的漂亮鸟儿们,如鹈鹕、火烈鸟、鹤、鸭、鹅等;爬行动物,如可怕的鳄鱼、呆萌的龟类和阴险的蛇们,还有一些昆虫,连我们讨厌的蚊子也包括在这些昆虫里面。和生物相伴的水生植物,不只是水里生活的植物,也包括一些植根于水中,但有茎和叶子从水中冒出的水生植物。总之,淡水中的生物数不胜数。

【智惠农民】淡水精灵们都去了哪儿?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美丽的水鸟 图片来自FAO

  是什么蕴育了这么多淡水生命?那就是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是景观的一部分,并与土地相互作用。例如,落在土地上的雨水流入溪流和河流,并填满湖泊和湿地,携带如种子和叶子等营养物质和植物材料。

  与此同时,淡水生态系统也向陆地环境供水。它们为储存在地下的水(地下水)提供补给,从而支持生活在陆地上的植物,如森林、果林等。这些水的流动是“水循环”的一部分,水循环将土地、“地下水”、淡水和沿海地区连接起来。

【智惠农民】淡水精灵们都去了哪儿?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山光水色 图片来自作者

  淡水生态系统是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这些系统为我们提供许多服务,如饮用水、食物、水上运输以及休闲娱乐机会。有许多河流、湖泊和湿地因其娱乐和文化效益而受到高度重视,其中一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旅游业和休闲渔业。在一些发达国家,休闲钓鱼运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是许多社区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我国。近年来,休闲渔业已成为了渔业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是乡村振兴主要抓手之一。

  除了这些生态服务,淡水生态系统也是碳汇的主力军。比如,湿地,特别是泥炭地,它们从大气中清除并储存大量的碳。仅泥炭地储存的碳就超过世界上所有森林的2倍。如果对这些湿地的破坏,就会导致碳释放到大气中,增大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可据统计,人类的开发破坏了地球上25%的泥炭地。

  淡水生态系统为大自然完成了水净化和过滤过程,森林、土壤和湿地中的植物、动物和细菌也过滤和净化水。湿地植物是英勇的贡献者,它们把一些过多的营养物质,如磷和氮和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吸收到自己的体内,防止这些有害有毒物质进入饮用水。它们可以被认为是“大自然的肾脏”。

  洪水调节也是淡水生态系统做出的贡献之一,许多湿地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洪水屏障。溪流和河流源头的泥炭地、湿草地和河漫滩就像海绵一样,吸收了那些多余的雨水径流和春季融雪,并把它们缓慢释放到河流中,使其更缓慢地被土壤吸收,防止下游突然发生的破坏性洪水。

  淡水的沿岸湿地,如红树林、盐沼、滩涂、三角洲和河口,可以作为物理屏障,降低水的高度和水流速度,从而限制风暴潮和潮汐波的破坏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世界许多地区的极端天气加剧,对淡水系统的这些生态服务需求是越来越大了。

  淡水生态系统孕育着无数的动物和植物,世界上一些最濒危的物种的栖息地也在淡水生态系统,可不幸的是,这些生物灭绝的速度令人震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研究,大约20%的淡水鱼类被认为已经灭绝或受到威胁,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海洋鱼类。在已知趋势的1200个水鸟种群中,有44%处于减少状态,有42%的两栖动物种群正在减少。

【智惠农民】淡水精灵们都去了哪儿?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江豚 照片来自东海水产研究所

  淡水豚类是最令人关注的淡水物种之一。尽管豚类通常被认为是海洋生物物种,但有些豚类只生活在淡水河流和湖泊中;也有一些海类已经适应生活在海洋和淡水两种不同环境中。目前许多淡水豚类已经成了濒危物种或已经消失,如长江白暨豚自2006年以来被认为已经灭绝。除了豚类,在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新颁发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与生活在长江流域的鲟形目相关的,就有4个同族一起进入一级保护物种的行列中,他们是中华鲟、长江鲟、白鲟和鳇。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淡水豚类的生存受到了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威胁,主要由于水坝建设和河流改道减少了水流、工业和农业的污染、过度捕捞,以及钓鱼线和渔网的意外捕获和伤害等原因。在国际上,河流的生态状况评价采用的是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以及沉水植物的生存状态作为衡量标准,因此,生态多样性与淡水系统的健康息息相关。

【智惠农民】淡水精灵们都去了哪儿?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中华鲟 图片来自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所长

  淡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是当今国际热点,维护淡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已成为世界各国生态系统保护的目标、方向和管理策略。淡水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对推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淡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并不一定是不可逆转的。相信通过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提升公众对淡水生态系统带给人类的价值的认识,采用更加明智的管理和修复措施,我们的江河湖泊将会更加美丽,生态系统将更加健康!

  出品: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作者:刘雅丹研究员 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水产学会原秘书长助理、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

  审核专家:潘晓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策划:武玥彤 姜楠

【智惠农民】淡水精灵们都去了哪儿?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 百舸争流迎开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