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智惠农民】虫口夺粮!防治臭名昭著的水稻害虫——褐飞虱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智惠农民】虫口夺粮!防治臭名昭著的水稻害虫——褐飞虱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2-27 12:44

  节肢动物是动物王国中最繁荣的群体之一,估计有550万种昆虫,目前约有100万种昆虫已被命名。然而,有一半以上的昆虫以植物为食或是通过传播植物病害给农林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物种入侵等问题,害虫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的危害愈发严峻。目前,我国已知的农林害虫有1000余种,其中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的达九十余种之多,以水稻为食的褐飞虱就是臭名昭著的农林害虫之一。

  褐飞虱是什么?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 半翅目,飞虱科。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褐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主要依靠气流进行远距离迁飞,每年发生数代,自北而南递增。褐飞虱繁殖速度极快,且食性专一,只有取食水稻和野生稻才能完成发育。褐飞虱喜温暖高湿的气候条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于水稻穗期暴发成灾。

  褐飞虱的整个生命周期有三种虫态:卵、若虫和成虫。完成一代的持续时间约为30天。褐飞虱的卵呈香蕉状, 产在叶鞘和叶片组织内,排成一条,称为“卵条”。若虫分为5龄,体形呈椭圆形。15天后若虫可以发育成虫,成虫的体色是深棕色或浅棕色,并且成虫具有明显的翅两型现象,即同一种群可产生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个体。长翅成虫善飞,但产卵量少,发育慢;而短翅成虫不善飞,但产卵量多,发育快,因此短翅成虫出现是虫害爆发的预兆。

【智惠农民】虫口夺粮!防治臭名昭著的水稻害虫——褐飞虱

褐飞虱的三种虫态 图片来自网

  褐飞虱有何危害?

  褐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直接吸食危害

  成、若虫群集于稻丛底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使得水稻植株的含水量将迅速下降。并且唾液腺分泌一种有毒物质,破坏水稻植株组织,在受损的茎上形成许多褐色斑点,水稻受害重时引起稻株基部变黑,水稻瘫痪倒伏,俗称“冒穿”、“虱烧”、“透天”,导致严重减产或失收。

  2.产卵为害

  雌虫产卵时,用锋利的产卵管穿透叶鞘和茎组织后在其中产卵,形成大量伤口,促使水分由刺伤点向外散失,加速稻株倒伏。并且伤口也是水稻小球菌核病直接入侵稻株的途径。

  3.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

  褐飞虱会传播锯龄叶矮缩病、水稻草丛状矮缩病。取食时排泄的蜜露,因富含各种糖类、氨基酸类,覆盖在稻株上,极易招致煤烟病菌的滋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

【智惠农民】虫口夺粮!防治臭名昭著的水稻害虫——褐飞虱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对褐飞虱进行防治?

  1.化学防治

  目前使用较多的杀虫剂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噻嗪酮和新烟碱类,且防治时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防治效果显著。但使用杀虫剂时需考虑环境污染和害虫抗药性等问题。

  2.物理防治

  利用褐飞虱的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间,连片设置诱虫灯,可有效减少褐飞虱的发生量。在虫害重发区,采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可有效阻隔褐飞虱。

  3.生物防治

  除了利用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和蜘蛛等天敌进行防治之外,褐飞虱的病原微生物对褐飞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4.选用抗性植物

  利用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通过分子育种等技术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目前被认为是褐飞风管理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作物的培育过程中每年都会遇到不同种类害虫的侵害,褐飞虱作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危害大,防治难,一旦疫情蔓延就会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然而,传统的化学防治难以为继,更合理的防治策略,更科学的防治手段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出品: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作者:张羽新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

  审核专家:徐乐天 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策划:武玥彤 姜楠

【智惠农民】虫口夺粮!防治臭名昭著的水稻害虫——褐飞虱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斯图布会谈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玉门风电场“风电长廊”展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展品,详细介绍了全球风电、中国风电、甘肃风电发展历程及现状。
2024-10-30 09:15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关键洋流的减缓可能会在本世纪末使预计的北极变暖幅度下降约2摄氏度。研究人员还警告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缓还可能引发其他气候异常,例如可能导致热带辐合带的变化。
2024-10-30 09:14
据了解,目前定位于高端、个性的冰箱,多使用智能玻璃面板,而中低价冰箱仍有不少是传统面板。
2024-10-30 09:14
汽车后市场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借助智能化技术的赋能,正逐步实现服务的升级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专业、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2024-10-30 09:13
新质生产力具有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质态特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合体,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要素,驱动科技革命实现从孤岛走向连接、从初级走向高阶、从工具走向价值的全面升级,展现出超越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能级。
2024-10-30 04: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领域展现出的强大自主性和泛化能力,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就像是和另一个人交谈。
2024-10-30 04:00
步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院区,一座长白山微观沙盘十分抢眼。
2024-10-29 10:08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2024-10-29 10:08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也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2024-10-29 09:30
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于日前成功配装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白鲸航线W5000大型无人运输机。
2024-10-29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0-29 03:40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24-10-28 09:21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2024-10-28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2024-10-28 03:30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2024-10-28 09:23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2024-10-28 09:20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