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中国繁星追梦】高考报志愿时连开机都不会,如今他成了计算机“大牛”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繁星追梦> 人物 > 正文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高考报志愿时连开机都不会,如今他成了计算机“大牛”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2-21 11:26

  “如果认准了某一个方向,要敢于坚持,敢于做长期投入,说不定哪一天你的技术可能就成为了爆点。”

  “我们既要抓面向国家需求的卡脖子难题,也要允许一部分人做自由探索。”

  ——朱军

  【不会开机的少年如今变成计算机科学家】

  2001年高考,安徽阜阳市阜南一中的两名学生,一个上了清华大学,一个上了北京大学。其中,考上清华大学的朱军被班主任“忽悠”着报考了计算机系,那时的他对计算机并不了解,更谈不上喜欢,甚至在高考前,他还不知道如何启动电脑。

  朱军出生在农村,上世纪90年代,他的家乡洪涝灾害频发,庄稼经常被毁,为了能够挣钱补贴家用,大朱军一岁的姐姐决定为了弟弟们辍学,这让朱军遗憾了很多年,也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不懈奋斗的种子。

  从清华毕业后,朱军曾先后3次到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四大牛校之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访学和做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高考报志愿时连开机都不会,如今他成了计算机“大牛”

  2009年,朱军博士毕业,在清华学堂前留影

 

  【科研成果转化不是目标,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近日公布的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朱军是今年十位获奖者之一。他突破了贝叶斯机器学习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提出扩散模型的高效算法,研制“珠算”深度概率编程库,通过成果转化孵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辟了安全可控人工智能新赛道。

  让专利从柜子里走到生产车间、走进大众生活,朱军坦言并不容易,因为IP是国家和学校的,要对国家科研政策、学校成果转化管理规范充分了解和遵守;其次,成果转化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最后,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需要面临真实的问题和挑战,检验的过程也非常不易。

  与此同时,朱军认为“成果转化”不应是高校科研的首要目标,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不能一开始就“功利地”锚定某个特定的应用需求想着赶紧转化,而是要先做好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之后再考虑转化,“此外,在大的科研布局中,既要抓面向国家需求的卡脖子难题,也要允许一部分人做自由探索。”他说道。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高考报志愿时连开机都不会,如今他成了计算机“大牛”

  2023年,朱军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

  在获求是奖之前,朱军曾获得多项重要奖励,如今年仅40岁的他,已经获得了科学探索奖、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入选IEEE Fellow(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等荣誉和称号。

 

  【习惯给自己“制造困难”】

  这些成绩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朱军有一个“习惯”:给自己“制造困难”。大二期间,在大部分同学选报中文物理课时,他主动选报全英授课,只因英语分级考试时笔试成绩很好而面试成绩不佳,想借此提升英语水平。直到现在,朱军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每天都想着“我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我要去解决什么问题”。

  自己肯吃苦或许还不难,难的是说服别人一起去探索目标看起来很遥远的东西。自2013年开始,朱军及其团队成员开始探索贝叶斯方法与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入融合,期间技术性停滞、尝试失败等问题时有发生,但朱军认为这就是做科研的常态。

 

  【继续冲刺!为了解决AI领域的安全性问题】

  万事开头难,十年间最难的时候是2013-2014年,深耕贝叶斯方法多年的朱军需要在深度神经网络大行其道之时,说服团队学生认准同一个目标遥远的方向,集中精力攻克贝叶斯深度学习的基础理论、高效算法和概率编程库,以期提升AI生成高质量的内容(如图片、文本等),并利用贝叶斯方法解决深度神经网络本身的不安全性、不可靠性、不可解释性、数据利用效率低等重要挑战。

  就像最近大火的ChatGPT,也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呈现方式,类似于ChatGPT的大量AIGC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有很多潜在风险。例如,在未来发生某个事件,网络空间中AIGC生产的单一价值观内容铺天盖地,此时官方声音如何有效回应和传达就变得非常棘手;还有,利用AIGC生产合成的虚假内容如何甄别,防止内容消费者被误导、欺骗,也是一个难题。

  提及下一个科研目标,朱军希望能继续突破贝叶斯深度学习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并用于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诸多安全性问题。不过,他更愿意相信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是中立的,要看使用者是谁、引导消费者合理使用。

 

  【是顶级科学家,也是优秀教师】

  朱军不仅是顶级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曾获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他坦言,教书育人方面离不开张钹院士当时对他的引导。上学时,导师张钹给了他充分的学术自由,这与“服从和执行比表达更重要”的惯性思维有所不同。只要学生认为正确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跟导师讨论。

  等到朱军成为一名老师,他也传承了张钹院士的育人方法,从不硬性要求学生要实时汇报、严格执行,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面对青年科研人员,他衷心建议:“如果认准了某一个方向,要敢于坚持,敢于做长期投入,说不定哪一天你的技术可能就成为了爆点。”

  采访最后,当记者问到这次获求是奖是否准备请学生吃顿大餐时,朱军开玩笑说:“我一般都没有什么庆祝仪式,学生拿了奖学金请同学们团队吃饭也没请我呀,哈哈!可能也是因为老师在场他们没法畅快地聊吧,我不介意这个。”朱军开心地笑了。(光明网记者 林佳欣)

 

  科学家档案:

  朱军(1983-),清华大学计算机系Bosch AI教授、IEEE Fellow(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曾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兼职教授。2001-2009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研究,发表CCF A类期刊会议论文百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8万余次。受邀担任国际著名期刊IEEE TPAMI的副主编,担任ICML、NeurIPS、ICLR等(资深)领域主席20余次。获求是杰出青年奖、科学探索奖、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入选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MIT TR35中国先锋者等。带领团队研制的扩散模型高效算法获得ICLR2022国际会议杰出论文奖,并被DALL·E2、Stable Diffusion等明星项目采用。

 

出  品:科普中国繁星追梦

审核专家: 苏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高考报志愿时连开机都不会,如今他成了计算机“大牛”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青岛:小小蓝莓果 致富金豆豆

  • 甘肃敦煌开通两条新航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随着AI技术的突破,气象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提高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水平。2023年,《科学》杂志将“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评为世界科学十大进展,同年我国主导的AI大模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这些里程碑既展现了大气科学与AI融合的潜力,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创造了新机遇。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越快,公众的期待与担忧越是急剧上升。如何平衡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如何缩小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成为今年论坛上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
2025-03-27 05:1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如何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亮明身份”,不再“真假难辨”?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难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养老领域,养老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居家生活,因此智能养老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手段。
2025-03-27 05:10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