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史上最“浪漫”的植物 居然是它!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史上最“浪漫”的植物 居然是它!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2-11-17 19:40

  秋冬之交

  金灿灿的银杏自成一色

  风儿一吹

  一地金黄

  大家纷纷开始在朋友圈

  晒出银杏树的美照

  甚至有人捡银杏叶做手工

  做“银杏圣诞树”和“银杏玫瑰”

  银杏叶黄是深秋独有的浪漫

  今天这篇文章就带大家走进银杏的世界01

  沧海桑田,生生不息

  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

  在漫长的地质变化和时代变迁中,银杏古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坚韧、沉着、伫立千年,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银杏原产于我国,属裸子植物门,是银杏科银杏属,单科单属单种植物,是第四纪冰川之后保存下来的孑遗物种,自古生代晚期起源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史。

  图源:上海自然博物馆——银杏化石

  目前公认可靠的银杏类化石可以追溯至2.8亿年前的石炭纪,银杏属在中生代一度极其繁盛,可靠的银杏属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1.8亿年前的早侏罗纪。

  图源:“义马银杏”化石,现存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经侏罗纪至早白垩纪的繁盛期后,在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冰川运动的影响下,银杏属的种类急剧减少,生长在北美、欧洲等各地的银杏类植物全部灭绝。

  幸运的是,我国受冰川侵蚀的影响较小,在第四纪冰期为该物种的存留提供了避难所,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可能拥有天然银杏的国家。

  银杏在我国可考证的栽培历史达千年之久,三国时盛植江南,唐代已产于中原,宋朝更为普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银杏大国,拥有世界银杏种质资源的90%以上。

  图源:上海发布——上海市001号银杏古树

  银杏生命力有多顽强呢?

  在日本广岛,存活着几株挺过了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的银杏。在山东临沂的生生园,也存在着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一片古银杏复干群落,该群落始种于清康熙年间。正因银杏强大的生命力,取其生生不息之意,故此园命名为生生园。

  图源:搜狐02

  秋为黄叶,纷纷扬扬

  尽日苔阶闲不扫,

  满园银杏落秋风。

  ——刘熠《赠古泉上人》

  大家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银杏叶会变成黄色?

  又为什么会掉落呢?

  与人类的头发变白、脱发类似,叶片也会有衰老这一过程。在特定环境因素下,如秋季的低温和日照时间变短的诱导,一些植物的叶片会受自身的调控而发生衰老,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最直观表现就是颜色的变化和叶片的脱落。

  “年老色衰”是叶片不得不经历的命运。植物叶片在颜色变化后,最终会从植物体上脱落,完成它的生命历程。

  叶片颜色的变化与色素的类型和含量的变化有关。在叶片衰老的过程中,一些色素逐渐减少,而一些新的色素可能会合成,所以叶片会从绿色转变为其他颜色。

  图源:科普中国

  如毛白杨等一些植物在落叶前叶绿素未完全流失,叶子会呈现浅绿色或黄绿色。一些植物的叶子之所以在落叶前变红,是因为叶片合成了一类名为花青素苷的红紫色色素。如果含有花青素苷的叶片中还残存叶绿素,叶片将呈现褐色;如果叶片含有花青素苷和类胡萝卜素,将呈现出橙色。

  图源:Pixabay

  植物会通过脱落淘汰掉一部分衰弱的器官,这是植物自我调节的手段。叶片在秋季脱落可以让植物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和水分的流失。

  脱落前,除了叶绿素,蛋白质和其他物质也会发生降解。这些降解后的物质仍“很有营养”,会被植物体重新吸收。随后,叶柄基部的一些细胞会发生细胞壁的降解,从而使细胞分离。在外力的作用下,叶片就会发生脱落了。

  03

  科学食用,回味无穷

  小苦微甘韵最高。

  未必鸡头如鸭脚,

  不妨银杏作金桃。

  ——杨万里《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银杏》

  银杏是裸子植物,只有种子的构造,尚未演化出被子植物的果实,但银杏种子的种皮发达,看起来与被子植物的果实相似。所以,即便我们常说“银杏果”或“白果”,它们并不是银杏的果实,而是种子。

  图片来源:http://bioweb.uwlax.edu/

  银杏果像螺蛳粉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却是香的。

  银杏果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银杏果实呈椭圆形或球形,成熟后外皮为黄色,随着秋风吹起,从树上自然脱落。

  图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烘干的白果仁含有约60%—70%的淀粉、13%的蛋白质和3%的脂肪,以及微量营养成分,如固醇、维生素、核黄素、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等。此外,白果含有银杏特有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适量食用有益于改善心脑血管功能。

  同时,相信大家也听说过“白果有毒”的言论。白果有毒的罪魁祸首是4'-甲氧基吡哆醇,它具有抑制神经细胞信息传导素(4-氨基丁酸)合成的作用,会引起呕吐、腹泻、抽搐等症状,尤其是对年幼的孩童来说,过量食用白果容易引发危险。

  那么,如何科学食用银杏果?

  首先,要去除毒性部位。市场上购买的带壳白果,要先剥除硬壳,开水煮沸10分钟脱去衣膜,抽去胚芽后再烹饪。如果是捡拾的银杏果,因银杏果实肉质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较高,会对皮肤产生腐蚀,在剥除外种皮时尽量戴上手套。

  其次,要牢记不能生食。需通过高温烹饪方法去除白果中绝大部分有毒成分,减少致敏性,保证食用安全。不同的烹饪方式,都要注意充分制备和加热处理,以消除或减少白果毒性。

  图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银杏叶黄

  也意味着2022年接近尾声

  人生短短几个秋

  看完文章不妨找个周末

  跟自己喜欢的人

  找个地方赏赏银杏

  END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科普中国、上海自然博物馆

  整理:董小娴 蔡琳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