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非洲大蜗牛——从宠物到“田园杀手”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农科前沿 > 正文

非洲大蜗牛——从宠物到“田园杀手”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1-16 17:35

  有害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起,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凸显并呈严重化的趋势。外来物种入侵不仅给部分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威胁其人畜的生命健康,更会破坏生物多样性,造成部分本地物种的濒危甚至灭绝。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非洲大蜗牛是一种世界性农业害虫,对我国的本土物种、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危害。

  从宠物到害虫的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非洲巨螺、菜螺、花螺等,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玛瑙螺科、玛瑙螺属,原产于非洲东部,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非洲大蜗牛与一般的蜗牛相比,体型较大,壳质稍厚,在身体上有玛瑙一样的花纹以及两对能伸缩的棒状触角,显得十分可爱,被很多人当成宠物。然而,“失宠”之后被随意丢弃,却成为了非洲大蜗牛广泛传播的途径之一。

  由于爬行速度缓慢,非洲大蜗牛在陆地上自然传播的能力十分有限。主要还是通过人为方式,如货物的流通、人为的携带等进行传播。非洲大蜗牛的寿命比较长,一般可达 5~7 年。它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遇到不良环境时可进入休眠状态,并且能在这种状态下生存好几年。目前,非洲大蜗牛已扩散至我国广东、香港、云南、广西、福建及台湾等地,并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非洲大蜗牛——从宠物到“田园杀手”

与宠物小狗一般大小的非洲大蜗牛(图片来自网络

  非洲大蜗牛的危害

  非洲大蜗牛是农林生产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在国际上有“田园杀手”的称号。其食性杂而量大,摄食凶猛。它能咬断各种农作物和花卉幼芽、嫩枝、嫩叶、树茎表皮、花瓣等,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致使一些菜园、果园遭受毁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作为入侵生物,非洲大蜗牛不仅破坏了当地植物,也排挤本地土著物种,影响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此外,非洲大蜗牛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此外,它还会传播肝吸虫病等。在它的粪便中还可以检测到血吸虫、鞭虫、膜壳绦虫、粪类圆线虫等寄生虫,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非洲大蜗牛的防治

  加强检疫力度:严格检疫是阻止非洲大蜗牛扩散的重要措施,检疫部门需要对来自疫区的货物、种子、苗木和植物产品和运输工具认真检查消毒,严格检疫。

  化学防治:生产中常用的防治药剂主要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有机磷,以及蜗克、灭蜗净等。虽然化学防治能够有效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数量,但由于其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较大,故不建议优先采用。

  人工防治:清洁田园,改善栽培管理,并辅以人工防除,或直接用生石灰粉撒施,此方法是治理非洲大蜗牛传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生物防治:利用蟾蜍、鸟类等有益天敌的捕食性来降低非洲大蜗牛数量。养殖鸡鸭等家禽来啄食控制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从宠物到“田园杀手”

非洲大蜗牛的清除(图片来自网络

  外来物种入侵是当今世界性生态问题。非洲大蜗牛自入侵我国以来,对我国多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面对其入侵,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并提高警惕,一旦发现非洲大蜗牛危害蔓延,尽快报告给检疫部门处理,防治其扩散危害。

  作者:罗茗丹(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非洲大蜗牛——从宠物到“田园杀手”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阿努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
2025-10-31 09:59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2025-10-31 09:57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