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轰!原来声音也能看得见?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轰!原来声音也能看得见?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2-11-04 19:31

  11月3日00:07分左右

  河南平顶山市区突然传出巨响

  不少睡梦中的市民被惊醒

  3日上午

  平顶山应急管理局发布了相关情况说明

  原因初步判定为音爆

  什么是音爆?

  音爆有什么危害吗?

  音爆究竟是什么?

  音爆是发生在自然界里的一种物理现象。

  我们经常看到汽艇在水中航行时,由于汽艇航行过程中对水产生扰动,在水中会产生水波,水波在汽艇四周向各个方向扩散,同时,我们在航行方向两侧可以看到两道三角形的水痕迹,向外推开。

  图源:中国科普博览

  同样的道理,如果给空气一个扰动,声音也会像水一样通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这就是声波。当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也会产生扰动,扰动也会在空气中产生声波,这时空气中的声波也会向飞行器四周扩散。

  如果是亚声速飞行(速度比声速小)飞行器的速度追不上声波传播速度。这时会像汽艇在水中航行一样,在空气中声波会向四周各个方向扩散,同时在尾部产生两道三角形的气流痕迹(飞行表演时我们看见的尾部彩色带就是气流痕迹)。

  图源:网易新闻视频截图

  当飞行器以声速或超声速飞行时,由于飞行器飞行速度比声速要快,这些声波会全部叠加在一起,在飞行器的头部和突出部形成锥形激波。飞行器在声速飞行的特殊情况下,锥形激波退化为一个平面波。

  无论是锥形激波还是平面激波都聚集了大量的声学能量。这些能量传到地面上人们的耳朵里时,耳鼓膜感受到空气压强突然增加,让人们感受到短暂、而又极其强烈的、雷鸣般的爆炸声,这就是音爆(声爆)。

  图源:中国科普博览

  一般说来

  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时往往会形成两道激波

  一道激波包裹机头前部

  另一道激波在机身后部

  它们差不多同时传播到地面

  并在地面上反射

  形成一个N形反射激波

  因此,我们在遇到音爆时

  常常可能会听到两声“爆炸”声

  图源:中国科普博览

  飞行器穿上“婚纱”——音爆云

  伴随飞行器高速飞行产生音爆的同时,飞行器头部的激波后面的压力和温度增高,但在飞行器尾部后面却会出现低温和低压区,这就改变了尾部后面的空气状态,使空气中的水汽在新的条件下发生凝结,形成云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音爆云(声爆云)”。

  图源:中国科普博览

  音爆云和锥形激波形状类似,呈现锥形状,和飞行器的机身垂直,通常只能持续几秒钟。但是,并不是在每架飞行器在飞行中都会产生音爆云现象。音爆云的出现不仅和激波强度有关,还和周围空气的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只能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才会出现音爆云。

  超音速轰炸机的音爆瞬间 图源:海宁科普

  一架战机正好穿过音障 图源:海宁科普

  生活中的音爆

  其实音爆也经常发生在公园里,很多老年人喜欢抽陀螺健身,清脆的啪啪声就是一次次小的音爆。根据观测,抽鞭子的时候鞭梢的速度已经突破了音速。

  图源:北方晨报

  2002年《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研究人员对鞭子音爆的产生原因的分析,研究显示鞭鞘的速度能达到2马赫(2倍音速)。据作者计算,尖端的速度能够达到鞭子初始速度的30倍以上。

  图源:Smarter Every Day鞭鞘产生冲击波

  音爆有哪些危害?

  超声速飞行器产生的音爆的传播范围很广,能量也是非常大的。在速度和高度都合适的条件下,沿着飞行器飞行轨迹下面,一路上都会听到音爆的声音。

  例如,当飞行器飞行速度是2倍声速、高度是3000米时,人们可在60千米的范围内都听到音爆的声音。

  当飞行器在低空做超声速飞行时,地面上的人们能听到震耳欲聋的巨响,严重的还可能震碎玻璃,甚至损坏不坚固的建筑物。

  如果我们把音爆的压强换算成更直观的声强:100帕的压强大约相当于133分贝。这时音爆引起的噪声对人体的伤害还是很严重的,特别对人的耳膜会有伤害。

  如何消除音爆?

  影响音爆产生的因素很多,例如飞行速度、高度、航线和周围的气象条件等。一般而言,人们对于飞行速度、高度和航线等因素是可以控制的,但对于气象条件和接近地面的湍流状态等是无法控制的。

  目前为了消除飞行器飞行时产生音爆,科研人员主要在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控制等方面,通过改善飞行器的气动外形、关键部件的材料性能、提高飞行器消音器性能和设置隔音装置等。

  资料来源:中科院物理所、海宁科普、中国科普博览

  整理:董小娴 蔡琳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