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寻新时代征程下的科学家精神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探寻新时代征程下的科学家精神

来源:光明网2022-11-03 16:14

  “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当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在面向众多青年科技工作者说出这样一句举重若轻的肺腑之言时,现场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无不为之动容。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却凝聚了几代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坚持与奋斗、传承与弘扬。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科技创新局面,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技术奇迹,积累了一笔又一笔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科技工作者,忠于国家、敢于担当,积极投身到科学事业当中,

  从“对祖国母亲赤胆忠心,把全部青春年华献给祖国,托起了民族的脊梁”的钱学森,到"倘若生命终结后可再生,我依然会选择中国,选择中国的核事业"的邓稼先;从“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的任新民,到“没有找到存在的证据,不等于找到了不存在的证据”的南仁东……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或许这正是新时代对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注脚。而新时代下的科学家精神,更是赋予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新的时代责任与科技挑战。

  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国家需要 我就去做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整个大厅的人都在等待着一个消息,大喇叭里传来一声报告,嫦娥一号被月球抓住了。这时候整个大厅都沸腾了,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庆祝。我抱着孙家栋,我们两个老头抱着,真有点想大哭一场。我的内心感觉到激动、兴奋、喜悦,月球探测我们第一次就成功了,当时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被人们叫做“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回忆起嫦娥一号探月成功时的场景,他激动的像个年轻人一样,甚至能感受到他的热泪盈眶。

  对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来说,这只是他数十年科技历程中值得铭记但又是短暂的一瞬。了解孙家栋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他主持和领导研制的卫星型号数不胜数。每当他出现在发射场,现场的人们如同有了定海神针一般,有着无形的精神底气,用大家的话讲就是,“他坐在那里,就是无形的支持。”

  如果说老一辈科学家艰难的科研经历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诠释科学家精神的高光时刻,那这些鲜为人知的工作细节与习惯,则是科学家们的精神内核。

  薪火相传,科学事业是接力事业

  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是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为祖国科学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内核。

  “核聚变研究这件事情绝不是一两个人或者一两代人能够全部完成的。这需要有好的团队、好的领军人物、好的想法,同时也要有一批好的实干家,并且几代人坚持不懈、不计名利的做下去。”系列专题片《时代镜像II突破》中,对于科学家精神的薪火相传,磁约束核聚变专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万元熙院士颇多感慨。

  在专题片中,万元熙回忆了人造太阳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这一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科研历程,说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不辜负祖国的期望。

  而对于另一位在“科学岛”上奋斗了40年的老岛民,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来说,他一直坚信,自己要坚持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从未想过离开“科学岛”。他认为要把生命中的每件事情变成快乐的事情,才能既造太阳,又晒太阳。

  在EAST实验运行总负责人龚先祖研究员看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核聚变的投入逐渐的加大,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蓬勃发展,现在的我们有能力去建造下一代核聚变工程,将我这一代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我们德宁所一个大科学文化,精神的一个传承。我们要一代代的把中国的核聚变事业推进下去。”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三代中国科学家接力“造太阳”,促使我国核聚变研究攀登世界研究的巅峰。这正是对科学家精神生生不息、砥砺传承的最有力地诠释。

  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的专题片《时代镜像II突破》中,节目将聚焦《天宫》《EAST》《中微子》等重大国家级实验项目,通过邀请科学家面对面讲述国之重器的诞生经历,探问科学家背后的奋斗故事与科学精神,在光影中领略中国科学家的风采,感受科技强国的时代脉搏。(宋雅娟)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探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