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异物卡喉怎么办?这是一篇能救命的文章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异物卡喉怎么办?这是一篇能救命的文章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2-10-25 18:20

异物卡喉怎么办?这是一篇能救命的文章

1917年Life Savers薄荷糖的产品广告

  在餐厅用餐后,你会不会顺手在收银台拿一块薄荷糖?你一定思考过,为什么薄荷糖总是圆环形状的,很显然不是为了方便吹口哨。

  薄荷糖做成救生圈的样子,其实是怕造成窒息:在中间开一个小洞,这样即使卡住喉咙,人仍然可以呼吸。

  然而可能卡住喉咙的不止是薄荷糖,因为误吞异物造成窒息的新闻不时就会在我们的视线里出现。

  如果不小心被异物卡住喉咙了,我们该怎么做?答案很简单——用海姆立克。

异物卡喉怎么办?这是一篇能救命的文章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发明者——海姆立克教授 图片来源:aol.com

  亨利·海姆立克教授是一位从事外科多年的医生,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每年有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的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

  而在急诊急救中,医生往往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取出异物的方法,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加深入呼吸道。

  发现这一情况后,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动物实验,海姆立克于1974年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仅在4年的时间内,美国就有3000多人用该法抢救窒息并获得很大成功。而今,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并逐步步入老龄化的社会,普及海姆立克急救法显得尤为重要。

异物卡喉怎么办?这是一篇能救命的文章

影视剧中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很简单——将患者的肺部看作是一个气囊,气管就是给气囊通气的主要通道。

  若是有异物卡住或堵塞这个通道,就需要借助挤压操作,挤压气囊内的空气,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气流就会冲出通道口堵塞的异物。

  用生理学原理来解释,人体内的膈肌本身属于下软组织,被冲击后会产生向上的压力,这种压力会直接压迫人体的两肺下部,使残留的空气流动,气流带有的冲击性就能有效地驱动堵塞在喉部的异物。

  除了排出异物,此方法同样适用于液体淹溺窒息的患者。

异物卡喉怎么办?这是一篇能救命的文章

人体气管、肺部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见水印

  面对不同的施救对象和场景,需要选择正确适宜的操作方法进行施救。针对不同的人员,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法主要分为3种——站立位海姆立克急救法、仰卧位海姆立克急救法、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背部拍击法和胸部冲击法)。

异物卡喉怎么办?这是一篇能救命的文章

  图片站立位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三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图源网络

异物卡喉怎么办?这是一篇能救命的文章

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背部拍击法和胸部冲击法)适用于三岁以下婴儿 图源网络

  其中站立位海姆立克急救法使用最为常见,当患者清醒,且保持站立状态时,救护人员应站在患者身后,从背后保持环抱患者腹部的动作,双臂环绕在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施救对象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状,按在成拳的手上。

  而后双手进行快速且有冲击性的动作,向内上方压迫施救对象的腹部,进行反复地、有节奏地压力传递,使气流能有效地将堵塞物冲出。

  患者应配合救护人员动作,头部略低,嘴巴张开,便于将异物冲出后直接吐出。

  若是周围没有施救人员,患者需要进行自救。

  这种情况下,除了一手握拳一手覆盖其上,患者需要稍微弯腰,最好依靠在较为固定的物体上,例如桌子边缘或椅子靠背等大面积的坚硬物体,保证物体边缘可以有效压迫上腹部,从而实现快速地向上冲击。

异物卡喉怎么办?这是一篇能救命的文章

站立式海姆立克急救法 图源:wellspan.org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呼吸道食物或异物的及时排出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施救力度和方法的差异,可能会产生压迫腹部所导致的并发症。

  因此,在施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之后,还要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有并发症的存在,从而及时就医。

  安全与急救知识,是国民健康知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流行,气管异物堵塞的发生率正在大大增加。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简单、无需器械、适用范围广泛,我们需要它走进我们的生活中,越高的普及度,就意味着拯救更多生命的可能。希望海姆立克法可以成为更多人的life saver,当然,更希望你永远用不到它。(王咏菲)

 参考文献:

  1.倪自翔,易旭夫,刘敏.气管异物及急救方法的法医病理学探讨[J].华西医学,2015,30(08):1447-1451.

  2.李宗浩.大师的人格与精神力量--缅怀海姆立克急救法创立者亨利·海姆立克教授[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01)3-5.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