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实现“吃蛋自由”?“世界上最小的鸡”芦丁鸡的养殖技术来了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生产技能 > 正文

实现“吃蛋自由”?“世界上最小的鸡”芦丁鸡的养殖技术来了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10-12 11:14

  近日,一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其饲养的芦丁鸡,并称希望靠养鸡实现“吃蛋自由”,引起关注,不少商家将芦丁鸡包装为“世界上最小的鸡”进行售卖。到底什么是芦丁鸡?芦丁鸡的养殖需要注意什么?今天,一起来看看芦丁鸡的科学养殖术。

实现“吃蛋自由”?“世界上最小的鸡”芦丁鸡的养殖技术来了

  芦丁鸡是利用斑翅山鹑与蓝胸鹑经多年培育杂交的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鸡,也叫迷你鸡,是我国雉鸡类中最小的品种,因其蛋富含可以降血压的成分芦丁而得名。

  芦丁鸡刚出壳仅硬币大小,成年后体重也只有40g左右。别看它个儿小,其体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牛磺酸的含量也远高于其他禽类,是一种高营养的滋补品,长期食用芦丁蛋有增强中老年体力、提高智力、延缓衰老等众多益处。

  养这么小的鸡真的可以实现“吃蛋自由”吗?据了解,芦丁鸡出壳后约60天可产蛋,年产蛋250~300枚,且不受季节限制,可谓是“下蛋高手”。它的适应性强、生长快,具有饲养量大、周期短、占地少、见效快的优势。

实现“吃蛋自由”?“世界上最小的鸡”芦丁鸡的养殖技术来了

  那么“下蛋高手”芦丁鸡该如何科学养殖?

  挑选健康鸡苗

  鸡苗一定要选择生长健康、免疫力较好的,以免在养殖的过程中鸡苗患上疾病,无法健康生长。同时也需要选择个头差不多的鸡苗,以免鸡苗间出现争斗的现象。

  科学搭建鸡舍

  建议要准备一个比较经济实用的芦丁鸡舍,芦丁鸡舍建设要符合芦丁鸡的生长习性,可以根据养殖的密度和数量来决定芦丁鸡舍的大小,芦丁鸡舍的温度要控制在27度左右,注意保证芦丁鸡舍的日常通风和笼舍的地面干燥。

  定期清理鸡舍

  为了让芦丁鸡可以健康生长,要定期对其生长环境进行清理。在室内鸡笼中养殖时,要每隔1天为鸡更换1次鸡笼中的稻草,在室外养殖时也需要每隔1天为鸡清扫1次养殖场地。

  提供多元饲料

  芦丁鸡的饲料要保持多元化,不能太单一,否则会使芦丁鸡营养不均衡,变质的饲料千万不能喂食,否则会引发死亡的后果。同时,饲料的颗粒要足够小,蔬菜等青绿饲料要切得很碎。

  此外,养殖一只芦丁鸡大概60天就可以开产了,在这期间饲料是不能随便更换的,温度也不能忽冷忽热,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这样更有利于繁殖和产蛋,及时清理打扫芦丁鸡舍,防止芦丁鸡发生疾病,饲料槽内的水和饲料都不能断,保持饲料的不断供应。(姜楠)

  参考资料:

  《农村新技术》

  上游新闻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畜牧水产系”微信号

实现“吃蛋自由”?“世界上最小的鸡”芦丁鸡的养殖技术来了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储农资 修农机 保春耕

  • 早春时节田间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