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携风雨同行 品阴晴冷暖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科普资讯 > 正文

携风雨同行 品阴晴冷暖

来源:光明网2022-10-10 17:59

  作者:曹静

  《定真气象科普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一共四册,《云谲波诡--看懂气象现象》、《冷暖更迭--探秘身边气候》、《风雨同行--走进生活气象》、《寒暑相推--解析二十四节气》(以下分别简称“云谲波诡”、“冷暖更迭”、“风雨同行”、“寒暑相推”)。“云谲波诡”揭秘了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20多种气象现象、“冷暖更迭”解析了十多个常常困扰公众的气候谜题、“风雨同行”剖析了不同领域受天气影响背后的真相、“寒暑相推”阐述了每个节气对应的天气气候现象和背后原理,从古代科学智慧起源讲起,最后理性说明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因。全书对问题的解读体现了专业作者的睿智和科普作家的趣味,蕴涵着科学家对科学的严谨、求实态度,也浸透着作者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极大关注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丛书》作者---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服务首席朱定真研究员遵循“三分钟了解一个气象话题”的理念,以问题为主线,站在科学传播的视角,将复杂的科学问题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用接地气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生动解答生涩的气象科学问题。内容贴近生活、解读视角新颖、语言通俗流畅,让人们知道“正确答案”的同时,也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丛书》内容为读者厘清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天气”“气候”“气象”“节气”这些讲起来并不陌生,但传播时你会发现“中学地理课本上的百叶箱、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就是很多公众对气象的认知,根本不能区分各概念的差异。其实“气象科学和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预报只是气象学的一个功能,气象科学研究在趋利避害、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与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丛书》将专业的知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平实话语,既保证专业上不出错,又能让读者读得懂,让公众明白气象名词含义、知道了气象灾害来了怎么办? 以及在保护地球生态,减慢气候变暖进程中该怎么做?

  《丛书》写作运用“简单就是美”的原则,将专业知识的呈现用碎片化3分钟一解的方式,在保科与保普间,利用公众日常生活中所见所感之物解释气象科学中“高深晦涩”的概念,作者在专业和通俗间找到一个临界值,设计了独特的4个框架汇成4本册子,把琐碎的专业知识附着到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点滴,让相对碎片的“专业知识阅读”变得有趣起来。跟随作者的思路,读者了解了天气如何会影响历史跌宕起伏、品味了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所蕴含的科技进步、明白了气候变暖下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认识了二十四节气之所以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究其根本就在于它可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这种天气、气候、节气等知识碎片化的拆解拼接,最后拼出的是气象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读者在更新自己气象知识结构的同时,对身边的天气、气候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丛书》对气候和人类未来的关注体现在清晰的告诉读者地球气候的“健康水平”正在下降(长期低烧、血压不稳、极端天气增加),气候正在以比历史记录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快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违反自然规律的百年一遇的灾害(更热、更冷、更旱、更涝)变得更为频繁,这种现象除了会“影响”人、“塑造”人还可能会“消灭”人,这让读者形成更加清醒的认识——应对气候变化,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只有科学认识、主动适应、合理利用、努力保护气候,才能深入理解气候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依存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生命体”的理念,科学理性的规范人类行为、科学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

  《丛书》里的每一问题,都是作者经过的人生、走过的路、专业的阅历以及消化过的知识,若你真正走进去,我想你会和我一样惊叹于“云谲波诡”气象万千的神奇魅力、沉醉于“寒暑相推”节气递进的绵长回味、震悸于“冷暖更迭”气候变迁的惊心动魄、庆幸于“风雨同行”理性人类的智慧光芒。作为读者之一,我能从中感受到“天气现象”对我的吸引、“气候变暖”对我的冲击、“二十四节气”给我的守护、“保护气候”对我的净化。作者三分钟碎片式的简短语言、衣食住行切入点、生动盎然的诗意美感铺就的阅读小路,引领读者产生自觉保护栖居地球的意识,而我也希望当代气象先进科技信息的符号如“气象卫星”、“数值预报”等在很多领域的新建树将来会有更多篇幅、得到更广泛传播。

  (作者系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正高级工程师)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城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 山东:发展内河航运 畅通物流通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