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李德仁:把中国的“太空之眼”擦得更亮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李德仁:把中国的“太空之眼”擦得更亮

来源:光明网2022-07-13 12:29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袁于飞

  “把一件事情老老实实做深做透是测绘人的基本风格。”

——李德仁

  “你已经老大不小了,几十年来你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花国家的钱。你还不如一头牛呢,到现在都没挤出一点奶来,现在到了该回国‘挤奶’的时候了。”李德仁的妻子朱宜萱在给他的一封信上,如是写道。

  1985年2月,留学德国两年多的李德仁学成后马上回国。当时有几家德国的研究机构想留他,因为他的表现非常优秀——在德国的两年多时间里,李德仁拼命地学习、钻研,他从验后方差估计理论出发,用极短的时间推导出比丹麦法更优越的新测绘方法,被国际测绘界称为“李德仁方法”;仅用一年时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世界测量学史上的百年难题,如今全世界都用李德仁的理论来校正航测平差系统。

  但心怀科技报国的信念,李德仁义无反顾地回国了,很快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祖国的需要就是他努力的方向。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李德仁:把中国的“太空之眼”擦得更亮

大力发展我国信息高科技产业,为实现两个转变和祖国腾飞服务。1997年4月24日,摄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摄影师:侯艺兵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德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创造性成果。1991年,他提出“3S集成”a理论,获得了国际认可。1994年,他主持完成“GPS 用于空中三角测量的试验研究”,使野外工作量减少90%,节约费用70%,并大大缩短了成图期。他领导研制的具有中国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吉奥之星”,打破了国外GIS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他主持研制的中国首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被誉为“革命性的高科技产品”,向全世界推广。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李德仁的科研团队使中国测绘科学的水平得以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位居世界三强之列。

  让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是李德仁的心愿。他参加我国“太空之眼”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研发工作,在卫星精度和质量上下功夫,在元器件受限的情况下,用高精度地面定标场和精细的算法提高了数据质量。

  截至2015年5月,李德仁和团队一共研制了20多颗高分辨率卫星和两颗测绘卫星,分辨率从5米、3米、2米、1米提升到0.5米,这一连串数据直观地记录了我国测绘卫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整个过程。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李德仁:把中国的“太空之眼”擦得更亮

李德仁院士在中国测绘学会2021学术年会作报告

  只要对国家有利,李德仁都会积极去做:面对汶川大地震,他带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正确指挥处理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提供了分辨率最高的数据;面对北京奥运会,他带领专家团队,从奥运会申办、场馆建设到成功举办,全方位提供专业的“贴身服务”,为国家节省约 16 亿元;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字敦煌”的魅力,他带领团队运用测绘遥感新技术,将莫高窟以毫米级精度虚拟在计算机里;直面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他迅速指导团队,就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李德仁不仅科研水平高,教学质量也有口皆碑。每年大一新生开学时,李德仁都会如约出现在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课程的讲台上。他总是告诫学生:“把一件事情老老实实做深做透是测绘人的基本风格,不能到了我们这一代管得不严,把这个优良作风丢掉了。”

  当前,智慧地球时代已经来临。“智慧地球是基于数字地球、物联网和云计算建立的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这都赋予了测绘学科新的使命。”李德仁说,“这也是我的新追求,瞄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真正实现测绘学科在智慧地球时代的大集成、大融合和大智慧。”

  院士小传:

  李德仁(1939—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以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以及空间数据挖掘理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12年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授予最高荣誉“荣誉会员”称号。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吴天一: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扫码进入《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专题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泰“蓝色突击-2025”海军联合训练闭幕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国家数据局2日在京举行“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2025-04-03 02:25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025-04-03 02:25
2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暨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走进燕山石化,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作宣讲报告,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深度对话。
2025-04-03 02:25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