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一甲子矿业报国梦 这位院士打造出绿色矿山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繁星追梦> 人物 > 正文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一甲子矿业报国梦 这位院士打造出绿色矿山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06-17 17:45

  “构建生态矿业工程是对人民负责,是为子孙后代谋求福祉,肩负着避免环境灾难阻止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责任。因此,需要我们矿业界为之奋力呐喊、奋斗。”

——于润沧

  2018年10月16日,2018 矿业前沿与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会现场,一位耄耋老人成为焦点——他就是金属采矿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润沧。这位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已相伴一甲子的老人,仍然活跃在智能化、生态化矿业建设的第一线——这次聚焦智能矿业的论坛,就是在他的策划和推动下召开的。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一甲子矿业报国梦 这位院士打造出绿色矿山

于润沧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制

  于润沧生于1930年。少年时代,他目睹了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惨况,立下了为国为民的誓言。中学期间,他成为一名进步学生。1949年,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初时,他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但当了解到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特别是采矿业人才极其匮乏,他便主动要求转系——“我要响应国家号召,从事祖国的采矿事业”。

  从此,于润沧的职业生涯与有色金属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大学毕业后,于润沧被分配到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前身)。数十年来,他一直从事矿山工程咨询、设计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指导了 60 多个设计科研项目,围绕行业痛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在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史册上熠熠生辉——

  20世纪50年代,在湖南冷水江市锡矿山锑矿的开采中,首次采用杆柱房 柱采矿法,使矿石损失率降低了 40%,这一成果于1978 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 会奖;

  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中国第一大镍矿甘肃金川镍矿的采矿工程负责人,主持开发了高浓度胶结充填新技术;采用曲墙圆弧拱巷道断面和两次喷锚网联合支护,使不良岩层冒顶坍塌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1996—2000年,主持了国内第一座有色金属矿山千米深井——冬瓜山铜矿开采的设计,首次提出“探建结合”的新理念和技术方案,缩短基建期,及早掌握深井开采的特点,力推引进“微震监测系统”预测岩爆,保障了生产安全,使投资效益最佳化;

  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首先试验成功并在生产中采用了膏体充填技术,建成了几座具有示范作用的现代化矿山;同时,还为我国硬岩矿山工程领域培养了一个应用和发展全尾砂高浓度、膏体胶结充填技术的团队;

  …………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一甲子矿业报国梦 这位院士打造出绿色矿山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家的基础性和支柱型产业,但同时也是高污染行业。在采矿设计中,于润沧逐渐认识到开采必须与生态保护并重。近 20 年来,他一直积极倡议建设生态矿业工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于润沧就指导了国内第一座无废开采矿山——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的设计,做到了无废石场、无尾矿库、无不合格废水排放。

  21世纪初,于润沧又在白象山铁矿工程中进行矿业生态化尝试,结合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与邻近的李白墓园、谢公祠遗址景观协调融合,提出了使工业建筑物体现徽派建筑特色的尝试。如今,这座主井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而采矿区也实现了工业场地无废料堆存,采掘废石及全尾砂回填采空区,粗粒尾矿用作建筑材料销售,厂区空地及垂面绿植郁郁葱葱,绿化比例达1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耄耋之年的于润沧仍在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矿山建设:“数字化矿山建设不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它服务于矿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建设矿业强国,我们应当为明天采矿远景的实现未雨绸缪。”(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齐芳)

  院士小传:

  于润沧(1930— ),金属采矿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专家、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名誉常务理事。曾任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先后参与、主持、指导工程设计和科研项目60多项,在创新采矿方法、发展胶结充填技术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先后参与中国工程院有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方面的数项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煤炭拓新路 这位院士把“乌金”变“真金”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 上海: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文物史料专题展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