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普中国繁星追梦】汽车圈里的“老顽童” 他让中国的轿车跑得更快
首页> 光明科普云> 繁星追梦> 人物 > 正文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汽车圈里的“老顽童” 他让中国的轿车跑得更快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06-17 17:36

  “无论是做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郭孔辉

  郭孔辉的家,像个汽车模型博物馆。他爱收集各个年代、各种类型的汽车模型,不仅车门能打开,方向盘能转动,轮胎还很灵活,有些还是“绝版”。

  郭孔辉曾为第一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制造的世界级名牌轿车——“红旗”轿车解决了“不能快跑”的棘手问题。但沉迷研究汽车的他与汽车的这段“姻 缘”,用他自己的话说,却是“包办”。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汽车圈里的“老顽童” 他让中国的轿车跑得更快

郭孔辉人物画像 郭红松绘制

  20 世纪50年代初,郭孔辉高中毕业,考上了清华大学航空学院。1953 年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被调到北京航空学院。不久,他转学到华中工学院,改学汽车专业。“学航空专业算是‘自由恋爱’,与汽车结缘则有点像是‘包办婚姻’。”回忆起来,郭孔辉豁达一笑,“我还要感谢这段经历,不然就不会有我在汽车领域的成绩。”

  为何能淡然看待个人学业的转折?只因郭孔辉心中始终存着“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的信念。在他年幼时,抗日战争爆发,刚会叫“爸爸”的他,因战争失去了与父亲的联系。1941年和1944 年,福州两次沦陷,他两次失学。

  “连年的战乱和窘迫的家境让我从小就懂得了要争分夺秒地学习。”国家受屈辱、亲人痛离散的苦难记忆太深刻了,面对专业调整,郭孔辉难以忘记当时华中工学院黄礼副教务长的话:“要去创造自己经得起考验的历史。”“这是真正的大道理,无论是做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这成了郭孔辉始终奉行的价值观,无论到哪里,他都内心敞亮且心态积极。1955 年,他坦然面对求学生涯的再一次转变——由于院系调整,他从华中工学院转至刚刚成立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他心中始终存着这样的信念:“知识分子一定要有真本事。这样等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有所作为!”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汽车圈里的“老顽童” 他让中国的轿车跑得更快 

珍惜做老师的机会 1998年7月23日, 摄于长春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实验室 摄影师:侯艺兵

  1971 年,为国家时刻准备着的郭孔辉开始大展身手,走在了中国汽车科研道路的前列。当时,要开发新一代“红旗”轿车,技术上面临着难题—— “(‘红旗’轿车在国外)使用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快跑”,轿车厂寄望郭孔辉解决“红旗”轿车高速操纵稳定性的问题。可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当时国内没有人搞得懂,技术难度很大。

  郭孔辉没有顾虑,他接下了任务:“说中国的轿车跑不快,这是影响我们国家声誉的大事!我的基础相对较好,解决这个问题责无旁贷!”从试验评价方法到研制测试仪器,郭孔辉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提出的一系列评价分析方法,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60多年来,郭孔辉从未停止研究的脚步。他是我国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第一位院士,是我国最早把系统动力学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振动与载荷研究的学者,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杰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汽车悬架、振动与载荷、轮胎力学、驾驶员模型、动态仿真与控制、汽车动力学以及人—车闭环操纵动力学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虚心善以前人为师,创新不为前人所限”,这是郭孔辉对学生的寄语,如今被镌刻在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一楼的展厅内。对他来说,创新不仅是为 了从技术层面提高中国轿车的水平,还有一股不服输的志气在里面!(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詹媛)

  院士小传:

  郭孔辉(1935— ),汽车设计研究专家。 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曾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研究所总工程师、吉林工业大学副校长。先后主持完成多项我国汽车行业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和“一汽”新型汽车的开发研制工作。被汽车界誉为“将系统动力学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振动与载荷研究的领先学者”,我国汽车轮胎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科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带头人。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7 项。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汽车工业 50 周年 50 位杰出人物之一”荣誉称号等。198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为煤炭拓新路 这位院士把“乌金”变“真金”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