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商业航天开启“2.0时代”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商业航天开启“2.0时代”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3-14 09: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 郑金武

  “见面5分钟,我们就决定投资星河动力了。”回想2019年首次投资星河动力时的情景,华强资本总经理陈玉记忆犹新,“5分钟足以看出几位创始人的格局和认知水平,战略定位准确、清晰,组织建设能力强。”

  星河动力是一家专攻运载火箭的商业航天企业。从2019年的Pre-A轮到2021年底的B+轮,该公司共完成总额14.2亿元的融资。华强资本已三轮领投星河动力。

  而看好商业航天这片“蓝海”的不止陈玉一人。3月5日,银河航天公司首次批量研制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将与其2020年发射的首发星共同组成国内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2020年11月,银河航天完成由南通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的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近80亿元,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第一家独角兽企业。

  如今,政策红利叠加资本热潮,正在推动我国商业航天由制造驱动的“1.0时代”迈向应用牵引的“2.0时代”。

  新机遇带来新蓝海

  卫星互联网、低成本运载火箭等商业航天的发展,正在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建造能够提供低成本高速互联网的卫星星座正在推动全球太空经济增长;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价值将达1万亿美元,其中卫星互联网预计将占市场增长的50%~70%。

  自2016年国务院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之后,国内商业航天领域政策逐渐放开,吸引诸多来自航天系统的科研人员“出圈”创业,资本则是其背后重要的“推动力”。

  2020年,卫星互联网首次被明确纳入国家“新基建”范畴,卫星通信成为继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革命。我国幅员辽阔,尤其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传统地面通信难以实现广域无缝覆盖,而卫星互联网则能弥补这一空白,实现用户渗透。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空天科技首次出现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分,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将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一环,正逢‘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秘书长张全德说。

  目前,银河航天、千乘探索、九天微星等商业航天企业都提出了建设卫星星座的计划。而大量星座组网计划的实施,也使得国内卫星发射端服务需求猛增,低成本可复用的火箭也成为创业新赛道。

  参与星河动力投资的东方富海从2019年起开始关注商业航天赛道。其合伙人黄国强告诉《中国科学报》,“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时间虽短,有巨大挑战,但在政策大力支持下,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前沿技术驱动的新赛道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连续多年研究创业新赛道与独角兽企业诞生的关系。在他看来,商业航天以前沿技术为驱动,且后期应用前景广阔,极有可能诞生众多的独角兽企业。“作为新兴的创业赛道,商业航天或许能给资本带来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投资回报。”

  去年2月,九天微星完成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简称中网投)亿级战略投资的交割。这是中网投首次布局民营航天领域,也是九天微星完成的第七轮融资。基于该轮融资,九天微星将致力于卫星平台、载荷、地面终端的研发及产品化,加快行业应用拓展,进一步引进行业尖端人才。

  去年3月,商业卫星创业公司千乘探索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抚州高新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领投,主要用于加速星座组网和加强市场开发。目前该公司正开启A+轮融资。

  “太空探索的大航天时代已然开启,我们需要抓住本轮机会。虽然目前国内纯粹的商业航天市场还不成熟,但作为国家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一旦达到规模就能产生飞轮效应。”千乘探索股东、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说。

  千乘探索专注于百公斤级别的业务星研发及其数据应用。业务星的目标定位于为长时间在轨提供稳定业务数据服务,所用控制方案、执行机构、器件等级、环境防护级别等方面均脱胎于国家传统大卫星,具有控制精度高、在轨寿命长、任务适应性强、数据质量好等特点。

  2021年4月,九州云箭也完成过亿元A轮系列融资。中关村发展启航创新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马建平认为,目前运载火箭运力严重不足,而“发展火箭,动力先行”,一款合适的发动机产品对于火箭总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九州云箭研发的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是国内目前唯一的深度可变推力发动机,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云和资本董事长赵云表示,近年来国内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开发多次启动、可变推力火箭发动机是实现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的关键技术。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我国商业航天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仍要面对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诸多挑战,亟须解决星载芯片、低成本终端、星地融合通信体制、高容量一箭多星等“卡脖子”技术难题。

  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告诉《中国科学报》,该公司通过探索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新航天系统工程,仅用11个月就完成了小批量卫星的全部研制工作。

  资本的助力为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后盾。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则是商业航天企业回馈社会和资本的通行法则。

  银河航天曾自主研发国内首颗通信能力达到24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该星作为首发星于2020年1月发射升空。

  此次发射的02批批产卫星是银河航天自主研发、批量制造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单星设计通信容量超过40Gbps,卫星平均重量约为190Kg。银河航天将组成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并构建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具备单次30分钟左右不间断、低时延宽带通信服务能力,可用于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天地一体网络等技术验证。

  去年11月,九州云箭10吨级“凌云”发动机在蚌埠试验场进行了两轮发动机摇摆试车。在两轮热试车中,各系统工作正常,各性能指标正常,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该发动机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上面级发动机。

  去年12月,星河动力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顺利将五颗商业卫星精确送入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星河动力成为国内首家连续发射成功、具备一箭多星发射能力的商业火箭公司。

  星河动力固体箭型号副总指挥黄天曙介绍,2022年,星河动力将迎来规模化发射,即5~6次发射任务,实现年产24发的产能,实现规模化发射能力的提升。

  谨防无序竞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航空航天强国的关键机遇期。”中航航融基金董事长孔令芬表示,中航航融未来将充分围绕航空航天产业进行布局。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审计业务合伙人刘雨鸥也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商业航天、量子通信等“硬科技”领域是未来中国大力支持的科技领域,一定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关注。

  目前,北京、西安、深圳等多个城市均在相关产业政策中提及了商业航天发展的布局。例如,《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将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生态构建、运营服务、应用开发等,围绕星箭总装集成、核心部件制造等环节,在北京构建覆盖火箭、卫星、地面终端、应用服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不过,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雨菲也提醒,目前,商业航天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初级阶段难以避免的困难和挑战,以及粗放式发展带来的误区和乱象。

  刘雨菲举例说,目前商业航天领域存在“跑马圈地,一哄而上”的“大跃进”现象,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有些企业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讲故事、打旗号、拉关系不一而足。个别企业还利用现阶段资本市场对航天产业认识不足的“短板”,多方兜售落后设计、低水平方案,导致竞争秩序混乱,竞争环境恶劣。

  为此,刘雨菲建议,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应更多发挥现有成熟技术的价值,不要做重复的研发投入,建立并理顺真正行之有效、能够规模化的商业模式,实现合理的成本控制和定价机制等,“让消费者能买得起、用得起航天产品和服务”。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