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当蛋白质组遇上AI,加速的是什么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当蛋白质组遇上AI,加速的是什么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3-14 09: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 温才妃

  一个普通人做一次血液全蛋白质组的质谱检测,能获得哪些有意义或有趣的信息?谁会成为蛋白组领域的23andMe(DNA鉴定公司)?

  去年7月,当人类蛋白质组98.5%的蛋白质结构被AlphaFold算法破译时,就有不少网友在知乎提出了这一问题。还有一些投资者干脆直接询问上市公司,是否有涉及人工智能(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计划和技术储备。

  虽然蛋白质组学研究并非新鲜概念,但随着AI技术的突破,蛋白质组学相关应用开发与市场化正在快速发酵。

  今年年初,人工智能蛋白质组诊断服务提供商西湖欧米(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他们开发的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LDT)产品,也问世在即。

  蛋白质组学+AI,会不会是下一个市场焦点?

  新算法重塑蛋白质组学

  有人调侃,蛋白质组学概念之所以在二级市场遇冷,首要原因是人们并不清楚它究竟是什么。

  但其实,它是开启精准医疗的钥匙。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神药“格列卫”,其靶点就是一个融合蛋白,通过药物小分子抑制融合蛋白,最终控制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发展。换句话说,谁更“懂”蛋白质,谁就能找到那把破解重大疾病、研发新药的钥匙。

  然而,“传统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和方法,并不完全适合用来研究蛋白质系统,所缺乏的是对蛋白质进行定量数据积累的过程,而且没有一个合适的算法。”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西湖欧米创始人郭天南说。

  AlphaFold的出现让科学界看到了曙光。

  2021年7月,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和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合作,发布由AlphaFold预测的蛋白结构数据库,完成了人类蛋白质组98.5%的蛋白质结构预测。这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突破之一。

  随后,DeepMind在《自然》公布了AlphaFold2的源代码。AlphaFold2可在几分钟内破译一般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还能预测一个由2180个氨基酸相连的大蛋白质结构。

  “在Alphafold2之前,AI技术一直没有真正进入微观的生命世界。但实际上,AI技术之于微观生命世界不仅是一个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充分条件。”郭天南说。

  如果没有AI技术,人类的理解力不可能弄清如此多的蛋白质动态,因为它实在太复杂了。“基因相对稳定,一个人一辈子做一次基因测序就够了,但蛋白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一场感冒都会改变很多细胞、蛋白质。而精准医学就是根据病人当前的情况,给他提供最合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蛋白质组学+AI,精准医学将会提高到另一个层面。”郭天南说。

  AI助力催生精准医疗

  十几年前,郭天南在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学习、工作。他清楚地记得,一盒格列卫30多万元,科室把它买下来,一颗一颗卖给病人。后来,他远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师从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Ruedi Aebersold。

  2017年归国后,他把高通量质谱技术带到了西湖大学实验室。简而言之,这项技术就是给数以万计的蛋白质“测体重”,通过精确到小数点后30位,去辨别A君、B君。要知道在微观世界,蛋白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尚无任何技术可以通过分子表面特征去做识别。而高通量质谱技术则可以给蛋白质的运动“拍电影”,当药物进入细胞后,记录蛋白质变化所产生的大数据。

  “质谱用于记录分子量,高通量则要求快,从中推断出它是什么样的蛋白质、有多少量。”郭天南告诉《中国科学报》。

  精准医疗主要涉及诊断与治疗两方面,西湖欧米在这两方面均有布局。

  甲状腺结节是人群中的高发病,有30%的甲状腺结节无法识别恶性、良性,很多病人在心理压力之下挨了不必要的一刀,而失去甲状腺的病人须终身服药。西湖欧米将蛋白质组结合AI技术开发出的LDT产品,能够让这30%的病人中的绝大部分避免挨刀。

  郭天南还有一个“小目标”,就是通过研发成本降至1/10的LDT产品,让其成为物美价廉的诊断方法。

  而更让科学家与市场兴奋的是,AI也赋予制药更多想象空间。与国内不同,国外制药公司非常重视开发新的药物靶点,目前已发现的药物靶点约有500个,而约40%的药物是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发现和设计的。

  在AI制药中,高通量质谱技术是公认的实际使用中最有效的测量选择。在郭天南看来,至少可以在两方面入手:产生与制药相关的蛋白质数据,联合AI模型,建立比药物筛选更有效的新方法,促进新药研发;建立一个基于蛋白质、大数据和AI技术的新药物生产与质控流程,找到最佳药物生产方法。

  目前,他正在同多个国际制药公司合作开发药物靶点,并配合医院、药厂开展相关制药工作。

  想象空间可能更大

  对比二级市场尚未“显山露水”,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一级市场迎来了它的“小阳春”。

  2020年,蛋白质工程服务商拜谱生物宣布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蛋白质组学技术服务及产品销售商中科新生命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发及应用商景杰生物宣布完成5.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郭天南所在的西湖欧米于1月13日宣布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倚锋资本和高瓴创投共同领投,高榕资本、幂方资本和西湖科创投跟投。去年西湖欧米已完成了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

  如今,蛋白质组学方法被应用于肾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等癌症的临床研究和诊治。科学家们纷纷表示,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PDPM)新时代已经到来。

  高榕资本执行董事乐贝林告诉《中国科学报》,用蛋白质做诊断、药物抗体开发以及蛋白原料的公司此前受到资本青睐,它们分别代表了蛋白质在终端及原料中间体的应用。与此同时,布局蛋白质产业上游端,比如全新发现的大数据端蛋白质组,近年来也备受关注。

  “以往,蛋白质组在样本大小、类型以及单位样本所产生的数据量上有所限制。因此,我们更青睐在基础数据方法学上有创新和独到的技术,并能产生高质量数据的公司。”乐贝林说。

  掌握基础方法学最核心的技术,可实现极小微量样本蛋白质组的分析,拥有多样化的临床样本处理能力、独到的数据分析解读能力,以及医学背景出身的郭天南是公司很好的“翻译官”……这些都是西湖欧米被资本方看中的原因。

  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到最近十年,境内外涌现了一批上市公司,如华大基因、肿瘤NGS公司GRAIL、蛋白质组学公司SEER。“蛋白质组学理论上可以复制基因组在诊断上的路线,甚至走得更加深入。进一步看,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从诊断迈向治疗,想象空间可能更大。”乐贝林说,这也是对郭天南在该阶段尝试AI制药的信心和期待所在。

  能否步入深水区,发现有代表性的药物靶点,并把它做成全新的药物,是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在肝癌方向发现了很好的靶点,并在靶点上进行了药物筛选。“下一步,蛋白质组学的技术积累能否在药物的创新性研发上有所突破,我们拭目以待。”乐贝林说。

  如果将视野再拓展一些,除了重大疾病之外,蛋白质与生活中的慢病、代谢类疾病也有紧密关系。与蛋白质组学相结合的药物、食品、保健品等终端产品,均未来可期。

  《中国科学报》 (2022-03-14 第4版 科创)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