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你打卡了一家装潢独特、氛围鲜明的个性餐厅时;或者在某个慵懒的下午,看到阳光照在露台一角特别美好时;亦或者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边淋暴雨边emo时,会共同发生一件什么事情呢?拍照,没错。我们习惯于通过手机的拍照功能记录某一瞬间的感觉。然后将照片上传到社交平台上,和别的用户分享此时此刻的心情。文艺一些的通常还会给这些照片添加一些文字或是边框、蒙上独特的滤镜或色调,以凸显自己的心情或者品味。
在现在看来,随手一拍记录生活,在社交网分享日常,似乎已经成了像渴了去喝水这样下意识的行为。但,仔细一想,这其实只是近些年才养成的新新习惯。80后的朋友如果打开家庭相册,会发现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照片很多都是在专门的照相馆,由摄影师打光、布景、操作专业照相机,按下快门而拍摄的“写真”。在当时,如果我们想要拿到照片,还需要在拍摄后等待一段时间,在约定好的日子,去照相馆将底片和照片取回。摄影师如何在暗房里微调底片、洗照片,顾客是完全不知情的。这项服务被打包进了照相费里,而顾客必须信任摄影师的专业技术,并耐心等待成品。
而当下,获取照片的流程有了更加便捷和“自动化”的路径:我们使用手机随手一拍,照片就会自动保存。最终,我们将照片发布到社交平台上云储存,或者也可以“复古一些”,将照片使用照片打印机打印出来,加框摆设。虽然获得照片的需求目标没有变化,但这个新路径中出现了一些新工具,也告别了一些旧面孔,整个流程变得触手可及、可控、便捷。正是这样便捷的路径,造就了我们通过影片随手记录生活的新习惯。
数字化场景已融入我们的生活|Pixabay
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的场景,是数字经济的表象之一。
拍照这个不起眼的场景涉及到的行业和产业其实非常多。让我们先将目光聚焦在一个完全新生的产业参与者上,它是数字经济的产儿,是最方便读者切入视角观察的个体:照片精修软件。虽然我们已经习惯用Photo Shop来代称修图这一行为,但是PS的功能非常强大,且不容易入门,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其它更加专门化、简单的软件。
现在,我们想要追求某种摄影效果时,往往只需要一个或几个照片精修软件,而非花钱请摄影师在暗房里对底片的进行调整(是的,底片也是可以“美颜”的)。在这种需求和对应的价值产出上,照片的数字化基本没有创造什么新经济,它仅仅起到了替代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许多照片精修软件提供的免费功能是有限的,或是需要使用者观看广告。当使用者需要解锁更加多样的功能时,这些软件会提示使用者需要购买会员资格。而这些会员资格,往往是月费/年费制的。当年,摄影师修整照片的费用是被打包在照相费里的,有多少人会愿意在照相馆里办“月卡”或者“年卡”呢?在当时,消费者和摄影师的共识是,照相是按成交次数计算的服务。但是如今,许多人愿意在照片精修软件上充值月费或者年费。这种变化,其实就是数字化创造的新价值、新经济。
那么,什么是数字经济?
按照《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指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提升效率、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一系列经济活动。
让我们将照片精修软件的例子代入上条定义进行类比:手机拍摄的数字化照片是数字化的信息,软件本身是最重要的数字化知识;软件整体的下载和功能使用仰仗于现代信息网络;它提升了人们精修照片的效率,并且产生了软件会员的新需求,推动了经济活动。
数字技术催生新经济业态|Pixabay
从2015年起,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技术引导的保障,并且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来看看数字经济是如何在国家层面上产生影响力的。
我们都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这项数据可以用来推测市场上的岗位供给、经济的繁荣度,可以用来为货币政策与诸多调控政策打底,可以影响海外经济体和投资者的入市意愿。这个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设置在全国各地的统计网点收集到的数据汇总、计算而来。这些网点往往位于超市、农副产品市场等日常生活场景中。但近些年,影响数据统计的一大变量就是线上消费,许多的消费活动在线上销售生产,商品从生产地直接运输进了城市里。它们的支付和结算也都是在线上完成。这些经济活动走的渠道使国家统计局没能得到全面的数据。这对GDP的准确性是有影响的。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寻求新办法将线上经济的数据统计进去。即便这其中并非所有经济行为都符合数字经济的定义,但正是因为这些线上交易的数据有待详检,我们只能估计,其中使用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经济活动绝不寥寥。
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有待挖掘|Pixabay
北大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将数字经济按照场景分类为数字替代经济和数字创造经济:当使用数字化的生产要素替代某些物质的服务或是产品时,并没有产生新的需求与价值,那么它就是数字替代经济(电子照片之于交卷底片,云储存会费之于相册);数字化的生产要素结合知识,仰仗现代信息网络推动新需求产生时,他就属于数字创造经济(照片精修软件会员,修图教学,网络意见领袖/网红经济)。
数字经济在一方面的确会影响一些行业与产业,造成替代;但另一方面也会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和经济行为。这其中的平衡和时机的把握是相当复杂的。不过通过对数字经济概念和场景的简单了解,相信就已经能我们做出初步的判断,在当下,应当通过政策和配套服务大力扶植的,到底是智慧道路+自动行驶汽车,还是社区买菜。
参考文献
[1]美国商务部公布). 浮现中的数字经济[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张新红. 数字经济与中国发展[J]. 电子政务, 2016.
[3]贺建风, 李宏煜.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社交网络的聚类随机游走抽样算法研究[J]. 统计研究, 2021.
[4]高晓雨, 王涛, 闫德利. 数字经济时代GDP核算问题研究[J]. 电信技术, 2017(12):4.
[5]袁建文. 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发展[J]. 财会研究, 2001(7):3.
作者:王禹皓
编辑:韩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