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原因竟是它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原因竟是它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3-03 09: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不得刚说过的话,想不起刚做过的事,认不出陪伴身边的人……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全球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有着“脑海中的橡皮擦”之称。

  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女性患者数量为男性患者数量的2倍,但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此前一直不明确。

  3月3日,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以下简称深理工)生命健康学院讲席教授叶克强团队发表于《自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个困扰人类多年的疑团作出了解释。研究团队首次揭示卵泡刺激素(FSH)增高,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

  “这一重要发现不但为解答女性为何更易罹患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新病因和新机制,也为临床早期筛查和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新分子靶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教授王建枝评论道。

  女性绝经后更易患病

  为何女性更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在这个问题上,科学家曾给出了各种可能的解释。

  有人认为睡眠不足、长期压力等可能是造成女性阿尔茨海默病高发的原因;也有人提出携带特定风险基因如ApoE 4基因的女性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高;还有人认为这跟女性停经后荷尔蒙降低有关,然而上述猜测均未有实质证据证明。

  叶克强团队一直致力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与药物开发的研究。在系统总结了团队上百篇学术论文成果的基础上,团队提出“大脑中存在一条‘C/EBPβ/AEP神经信号通路’,该通路的激活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心推动因素”的研究理论。

  基于该结论,研究团队对绝经前后女性体内浓度差异急剧变化的荷尔蒙物质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十余种发生重要变化的核心荷尔蒙中发现,卵泡刺激素是导致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研究显示,女性绝经后,其体内的卵泡刺激素含量会急剧升高至10倍到几十倍,而同年龄段的男性体内的卵泡刺激素仅增高2~3倍。急剧增高的卵泡刺激素与大脑中神经元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后,会激活大脑中的C/EBPβ/AEP通路,从而诱发阿尔茨海默病。

  对女性而言,卵泡刺激素起着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的作用,参与正常月经的形成,它的产生也受卵巢雌性激素的反向调控。

  “女性月经期间,雌性激素升高,并通过大脑调控抑制卵泡刺激素的升高,如此循环往复。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衰退,女性绝经后,雌性激素减少,卵泡刺激素便不再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熊婧表示。

  探寻致病机制

  卵泡刺激素是如何影响C/EBPβ/AEP信号通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

  研究团队分别从4个不同角度和方式开展实验。

  团队首先通过给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注射卵泡刺激素,发现雄性、雌性小鼠均加速了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的改变。他们通过抑制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的C/EBPβ/AEP通路,降低了卵巢切除小鼠的病理改变。

  接着,他们将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神经元中的受体敲除,使卵泡刺激素不能与受体结合进而无法激活C/EBPβ/AEP通路,这减轻了摘除卵巢后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病理症状,并加强了记忆恢复。进一步,他们将卵泡刺激素的特异性抗体注射至切除卵巢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腹腔中,发现阻断卵泡刺激素的功能后,C/EBPβ/AEP通路无法被有效激活,降低了小鼠的病理行为且认知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围绕卵泡刺激素这一关键因素,研究团队从受体基因敲除、卵泡刺激素的特异性阻滞、外源性补充以及信号通路的抑制等多个环节,充分证实了卵泡刺激素通过C/EBPβ/AEP通路导致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的改变,进一步揭示了女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具体机制。

  降低患病风险的新策略

  目前,临床上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传统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基因干预、康复训练等,然而这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疾病发展。那么女性又该如何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

  对此,论文通讯作者叶克强表示,均衡饮食、保持乐观心态、合理锻炼、保障充足睡眠,有助于降低体内炎症,并适当延缓绝经期的到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病的发生风险。

  据了解,研究团队下一步将针对特定风险基因如ApoE4与卵泡刺激素的关系进行机制层面的深入研究,以解释为何ApoE4女性携带者更容易患病。此外,团队针对卵泡刺激素的特异性抗体开展临床前研究,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带来新的治疗策略。

  “我们此前的大量研究表明,C/EBPβ/AEP信号通路是年龄依赖性疾病的核心因素和主要矛盾,围绕这一假设,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各种各样的风险因子如何通过激活这一通路,从而介导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叶克强表示,目前团队正在深理工的新实验室,围绕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和衰老等各种年龄依赖性的慢性疾病展开验证。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王延江表示,本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女性绝经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一个关键原因,还提示卵泡刺激素是阿尔茨海默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与高胆固醇血症等老年常见疾病的共同干预靶点。使用抗体等方法来降低卵泡刺激素水平或许是同时防治上述老年疾病、提高老年整体健康水平的新途径,值得进行探索。(记者 刁雯蕙)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463-0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