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林建华:科研界“内卷”如何破?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林建华:科研界“内卷”如何破?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11-24 08:5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林建华(未来论坛供图)

  林建华是一位化学家,也是一位教育者。

  一路走来,他有过很多个“校长”头衔: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解放人的心智,释放人的内在潜力。”

  或许正因如此,当他畅谈对科技界一些问题的看法时,常常落点于对“人”的关注上。

  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期间,现任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未来科学大奖周Program Commitee委员的林建华接受了《中国科学报》采访。

  针对“清北博士到中学任教”、“非升即走”、内卷等最近科教界关注的话题,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科学报》:近来有一种调侃:“清北博士的尽头是深圳中学”,是说因为待遇优厚,很多名校博士毕业生纷纷竞争深圳的中学岗位。曾担任国内顶尖高校校长的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林建华:

  我觉得这种现象的积极一面在于,我们确实应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老师的待遇。让真正优秀的人才流入中小学,对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都会有很大的利好。

  我们现在很多问题都出在基础教育上,现行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少年儿童的创造潜力。被扼杀以后,到了大学我们再想给他重建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中国真是一个人力资源潜力非常大的国家,我们的创新局面不应该像今天这样,我们的贡献是完全可以更大的。所以我很希望看到,更多来自好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提高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

  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些事情会走在前面。未来如果有更多地区的中小学开出好待遇,我们也乐见其成。希望这些名校博士们,也能在中小学的岗位上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中国科学报》:有些博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在求职中优先选择中学等单位,也是忌惮高校“非升即走”等制度。您怎么看待越来越普遍的“非升即走”?这跟国外已经成熟的预聘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林建华:

  把预聘制和“非升即走”挂钩起来,是一种偏见。预聘制本身的内涵要比“非升即走”丰富得多。

  预聘制是一种很好的制度:高校不仅要用优厚的条件去吸引最优秀的人,更重要的是,把人招进来后,要提供很多条件、很多支持来帮助这些年轻人成长。所以根据很多国外高校的经验,预聘制下的成材率比传统模式要高很多。

  北京大学从2005年就开始施行预聘制,现在我们的年轻人真的是很优秀。一方面他们来的时候就很优秀,另一方面我们在督促他变得更优秀,除了硬件支持外,还会指定一些资深“导师”去指引他成长。

  相反,“非升即走”是非常不好的一种说法,它暗含着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跟预聘制的精神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前几天有人告诉我,一些高校一招就是上百人,然后就让写文章,写不出来文章就走,这不是什么正经事,是歪门邪道。绝不应该把这种现象和我们的人事制度改革联系起来。

  《中国科学报》:从我们刚刚讨论的这些现象中,也可以看出“内卷”的风气在困扰着很多科研人员。在您看来,学术界的“内卷”反映出哪些问题,该如何破解呢?

  林建华:

  前两天,我跟一位曾经的北大同事聊了聊。他现在已经调到外地,做一个学院的院长。他告诉我,差别太大了,在这所地方院校,至今仍然是根据一些数字在做管理: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申请到的经费等等,这些数字反过来都会变成工资的一部分。

  我是不太赞成在专业行业里采用绩效这种方式的。这种模式本身就会破坏一个人的心态,妨碍他去追求更高远的学术目标。

  要想让一个专业人士做出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尊严。一个学者、一个教授,不应为五斗米折腰,去乞求行政人员给自己打个好分数。

  所以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学术评价和学术管理的行政化。当评价科学家的人,自己并不是科学家时,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学历、资历、论文、帽子、项目来衡量。

  国家现在提倡“破五唯”,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也是非常难的事情。我们现在做的好多事情不成功,败在哪里?败给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对科学界的一切管理,最终必须回归到一个目的:让学术共同体自身来发挥规范、约束、引导和激励作用。

  《中国科学报》:科研界的“内卷”不仅体现在岗位、待遇和职称的竞争上,也体现在一些研究工作的低水平重复和低水平竞争上,怎么才能突破这种在小圈子里打转的困境?

  林建华:

  做研究到了一定程度,你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品味和学术风格。

  品味就是你欣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风格就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些人偏重理论分析;有些人习惯从实践中求真知;有些人很敏锐,总是能直接抵达问题核心;有些人更倾向于通过积累大量数据来得出结论……

  学者的品味和由此形成的风格,决定了他能够取得成就的大小。

  我期望我们的科学家不要天天追求奖金什么的,这样是形成不了自己风格的,也摆脱不了所谓低水平打转的困局。

  从国家层面来讲,要考虑的还是怎么让这些学者真正静下心来,形成自己的品味与风格,从而与更高的学术目标相匹配。

  《中国科学报》:那我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怎么做?

  林建华:

  我觉得一个学校、一个科研机构,你怎么判断它是优秀的还是平庸的?

  作为管理者,眼睛不能只盯在出了什么成果、申请到多少项目……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考虑这些东西太多,思维和管理模式都会变形的。

  我觉得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其实就是两点:第一,学生在这里的学习和成长体验好不好;第二,年轻学者在这里成长和发展得好不好。

  我们现在有很多评价指标,包括“双一流”评选标准等等,那些条条款款都是结果性的,是果而非因,不是最底层最根本的东西。

  根本是什么?是人。你只要看到年轻人在一个地方成长得比别处更好,能释放出自己的内在潜力,那这一定是一个好学校。

  这个标准不需要量化,大家都能看得到。如果要量化,曾经有人统计过美国各大高校计算机系教授的出身院校,发现确实是最好的学校,培养出了数量最多的优秀学者。

  虽然这个数字只是一个很窄的侧面,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断在创造的人。那显然这个数字就代表了某种本质的东西。

  《中国科学报》:如果请您对年轻的科研人员说几句话,您会说什么?您期待他们成为怎样的“未来科学家”?

  林建华:

  人是各种各样的,学术的品味和风格也是各种各样的。

  在坚守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的基础上,我希望将来中国的学者能够更加自由地去探索。

  这个“自由”实际上就是每个人实现自己价值的自由。每个公民的自我实现,都是实现我们国家目标的重要基础。

  只有把每个人的潜力都充分发挥出来,每个人都各美其美,我们国家的总体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李晨阳)

[ 责编:赵清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