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我做起,减少电子垃圾
首页> 科普频道> 科普头条 > 正文

从我做起,减少电子垃圾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10-14 09: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1年将达5740万吨

  废弃手机含有诸多可回收资源。图片来源:WEEE论坛

  ■记者 唐凤

  在印度德里郊区西兰普,废旧电脑、电视机、手机以及冰箱等废弃电子设备,每天从其他地区运送到这里的电子垃圾市场。许多孩子在垃圾堆中翻拣各种元件,以便从中提取贵重金属出售。

  这只是世界电子垃圾回收的一隅,折射出的现状不容乐观。在2021年国际电子垃圾日(10月14日)来临之际,一份最新发布的国际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废弃电子和电气设备(WEEE)总量估计将达到5740万吨,比地球上最重的人造物——中国长城还重。

  20吨手机废弃在法国人抽屉里

  去年,联合国多个机构联合发布了《2020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称,2019年,全球产生了创纪录的5360万吨电子垃圾,在短短5年内增长了21%。该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子垃圾将达到7400万吨,在16年内几乎翻了一番。

  2019年,亚洲产生的电子垃圾最多,约2490万吨,其次是美洲(1310万吨)和欧洲(1200万吨),非洲和大洋洲分别产生290万吨和70万吨。2019年的电子垃圾重量远远超过了所有欧洲成年人的体重之和。

  今年的数据依然较差。《中国科学报》从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WEEE论坛获悉,研究人员估计,欧洲普通家庭的72件电子产品中,有11件不再使用或坏了。此外,每个公民每年还有4~5公斤未使用的电器和电子产品在被丢弃之前束之高阁。

  例如手机,一项法国研究估计,仅在普通家庭抽屉等储物空间里就“闲置”着5400万~1.13亿部总重达10~20吨的手机。在美国,每年有约1.51亿部或更多手机被丢弃,最终被焚烧或填埋。

  手机主要由塑料外壳、锂电池、芯片等组成,1块20克的手机电池可污染1平方公里土地50年之久。这些电子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威胁人类健康。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电子垃圾和儿童健康报告》。数据显示,负责回收铜和金等材料的工人面临着接触1000多种有害物质的风险,包括铅、汞、镍、溴化阻燃剂和多环芳烃等,可通过食物摄入、水源、土壤和灰尘等多种途径与人体接触。这些有毒物质影响儿童的神经发育、肺功能、呼吸系统等。

  研究人员认为,全球电子垃圾每年增长200万吨,增长率约为3%~4%,这归因于较高的电子产品消耗率(每年增长3%)、较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有限的维修。而且,人们对数据和数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也加剧了电子垃圾问题。

  数字洪流带来的电子垃圾潮

  前段时间发布的一份欧洲报告称,“视频点播、电影、社交媒体剪辑和游戏流媒体占用了数据中心近85%的带宽。”流媒体的发展让手机使用增多,消费用户的激增又推动了流媒体发展。

  国际电联和WEEE论坛的一项联合研究也显示,互联网用户自2010年以来翻了一番,信息流量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到2023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达到53亿(占世界人口的66%)。移动互联网用户预计将从2019年的38亿人增加到2025年的50亿人。

  研究人员认为,智能手机会继续处于数据使用增长的中心。智能手机的使用生成了大部分移动数据流量,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95%。流量的增长既受到智能手机信息订阅数量不断增加的推动,也受到每次订阅平均数据量不断增加的影响,原因主要是观看分辨率更高的视频内容。

  反过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一轮换机潮正在来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21年1至3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9797.3万部,同比增长100.1%;其中5G手机6984.6万部,占同期的71.3%。

  此外,物联网设备数量将从120亿增加到250亿,加之云计算、5G、自动驾驶汽车、区块链、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兴起,这些科技进步都需要越来越多的服务器设备。相关报告指出,虽然这类用于互联网连接的专业设备产生的电子垃圾重量远低于消费设备,但可获得的相关数据非常少,是一个需要填补的信息缺口。

  但电子垃圾回收一直裹足不前。2019年,只有17.4%的电子垃圾被回收。这意味着金、银、铜、铂和其他价值高的可回收材料(保守估计价值为570亿美元)大多被丢弃或焚烧,其价值超过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便在欧盟,生产者延伸责任立法已到位近20年,但正式电子垃圾回收率也仅为55%(2018年)。

  每个人都很重要

  联合国调查训练研究所波恩办公室主任Ruediger Kuehr表示,电子设备组件在世界“城市矿山”中的价值是巨大的。“1吨废弃手机的含金量比1吨金矿还多。”Kuehr说。例如,100万部手机中嵌入了24公斤黄金、16000公斤铜、350公斤银和14公斤钯,这些资源可以回收并再次利用。

  联合国大学SCYCLE项目高级项目官员Kees Bald告诉《中国科学报》:“与原始金属开采相比,从废料中回收黄金和其他材料可以大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每回收1吨WEEE,可避免约2吨二氧化碳排放。

  WEEE论坛在这份名为《WEEE流动研究与展望》的报告中指出,过去20年,电子垃圾回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由于许多复杂的原因,成员国仍难以实现目标。

  例如,按重量计算,废弃炉灶和冰箱等大型家电构成了电子垃圾的最大组成部分。它们含有钢、铜和铝,使其面临更高的盗窃风险。此外,有数据显示,不法分子携带着130万吨诸如笔记本电脑、电路板或冰箱等无证设备逃离欧洲。

  但总体而言,提高电子垃圾收集率需要每个人的参与。WEEE论坛总干事Pascal Leroy提到,只要人们不将旧的、坏的电子废物送到合法回收站,就需要继续开采新材料,这又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破坏。“今年国际电子垃圾日就呼吁,我们每个人在实现电子产品循环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除了便利、经济补偿和社会规范等因素外,提高意识也有助于人们采取行动处理电子垃圾。”相关研究人员、WEEE论坛的Magdalena Charytanowicz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借助有关电子垃圾收集的讲座和社交媒体宣传,敦促消费者妥善处理报废电子产品。而且,消费者即便想正确处理,也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方便的基础设施。”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加载更多